鄭麗君曝沒進一步討論軍購 龔明鑫喊對第3季出口樂觀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11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迴應及說明。(陳君瑋攝)
外電報導臺美關稅談判含增加國防支出及採購武器裝備,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表示,談判中沒有進一步討論軍購,僅向美方表達賴清德總統宣示我國國防預算的目標。對於第三季出口,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也指出,整體面「我個人想法偏向樂觀」,因爲出口到美國大部分產品是ICT爲主。
鄭麗君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等今天出席行政院記者會,說明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鄭麗君強調,臺美沒有所謂黑箱談判,依國際慣例,談判細節沒有底定前不會完整對外說明,雙方也簽有保密協議。
對於軍購是否在談判範圍內,鄭麗君表示,臺美談判持續進行,軍購部份由於我國賴清德總統今年2月已經宣示,爲展現提升自我防衛能力決心,未來國防預算要達到GDP3%以上,所以在談判過程我方也向美方表達,賴總統已經公開宣示我國國防預算的目標,所以談判中沒有太多進一步討論。
至於對出口第三季的影響,鄭麗君坦言,在談判期限前企業界有拉貨,新關稅的衝擊較之前公佈的32%減緩了一半,但是每個品項原稅率不同,還要跟競爭國家比較,若競爭國家是日本、德國,受到的競爭壓力會較大,但如果是越南跟中國,可能是同個稅率,甚至是低於中國,衝擊就沒那麼大。她強調,會針對個別產業分析稅率,包括相對競爭國關係、產品特殊性等等綜合因素判斷。
龔明鑫指出,會啓動產業之間的座談了解,並會就產業提供個別協助,而第三季整體面「我個人想法偏向樂觀」,因爲出口到美國大部分產品是ICT爲主,232條款還是在調查中還沒對外公佈,尤其AI時代來臨還是會持續成長。
龔明鑫認爲,免不了個別產業企業會受到個別影響,這將會全力支持,但有些產業的關稅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並沒有處於劣勢,也可以更積極爭取相關訂單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