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爭黨魁先備妥1320萬!2025國民黨主席改選 資格、時程、人選一次看
國民黨主席選舉在9月18、19日受理登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國民黨將於2025年10月18日舉行黨主席改選,此次選舉不僅關乎國民黨內權力結構變化,也連帶影響2026地方選舉,甚至是2028年的總統大選佈局,對國民黨黨內,乃至於國內政壇,都有相當程度的重要性。
這次選舉主要採用國民黨員直接、平等、無記名、單記、相對多數制的投票方式,強調程序公正與黨內民主。之前最多有超過10人表態,而目前國民黨內確定會領表登記參選黨主席的,包括前臺北市長郝龍斌、立委羅智強、前立委鄭麗文、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人。《聯合新聞網》爲您整理本屆國民黨主席大選的時程、報名資格、任期與歷任黨主席等相關資訊,帶您一起快速掌握藍營黨魁之爭的關鍵重點。
文章目錄 選舉背景選舉時程參選資格參選名單歷任主席
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爆料,直到本月11日,還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拜託桃園市長張善政(左)參選國民黨主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4年總統大選後,民進黨因未取得國會多數,形成「朝小野大」格局。後續國民黨與民衆黨在立法院合推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綠營立委強烈反彈,先出現了「青鳥行動」,今年初民進黨與公民團體更發起罷免行動,把罷免矛頭指向國民黨,國民黨也發動反制,國內在今年掀起了一陣大規模的「大罷免」行動。
經過2波投票,31名藍委罷免案全遭否決,國民黨挺過危機,且不同意票居多數,等於大罷免運動徹底失敗,外界甚至解讀,這是社會對賴清德政府與民主進步黨投下的不信任投票。而在兩波的罷免大戰後,國民黨士氣大振,但緊接着遇到國民黨主席的改選,現在主席朱立倫順勢拋出「順利交棒、放心交棒」言論,出面懇請臺中市長盧秀燕接任下一任國民黨主席。
但盧秀燕後來出面表態,以「最困難的時候,媽媽會留在家」爲由,選擇不參選黨主席。而在現任黨主席朱立倫堅持交棒,臺中市長盧秀燕不願參選的狀態下,本屆的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參選爆炸局面,這場黨魁之爭除了是黨內領導權的爭奪,更是國民黨未來路線的一大關鍵轉捩點。
202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預定於10月18日舉行,將選出第21屆黨主席。領表、登記截止時間到9月19日截止,20日將會正式公佈候選名單。投票結果揭曉後,也將牽動藍營未來發展。
國民黨中央黨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身分門檻:
根據114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作業細則,想要參選黨主席者,首先必須要是有入黨或回(恢)復黨籍滿1年以上,且有完整繳納每年黨費300元,具有黨權者爲選舉人。
參選人除了必須具有選舉人資格,曾任中央評議委員或中央委員,未曾受停權1年以上、撤銷黨籍、開除黨籍或註銷黨籍之黨紀處分,且未有違反主席選舉辦法第三條之一規定及政黨法第七條政黨負責人資格之限制規定,並獲得中央選舉監察委員會審查通過者,可爲黨主席選舉候選人。
指定中央常務委員比照中央委員資格,但仍應符合前項及其他相關資格規定。未繳交111至113年度募款責任額之黨公職人員,不具備本項選舉候選人資格。
.需繳費用:
1、領表時,要先繳交領表登記費新臺幣20萬元,不退費。
2、登記時,須繳交作業費新臺幣3百萬元整,多退少補;同時須繳納保證金新臺幣1千萬元整(以現金、金融機構簽發之本票或保付支票爲限),當選者保證金轉爲年度募款責任額;未當選者或年度募款責任額已繳者,投票日後1個月內予以退還。
編輯推薦
國民黨主席選舉,目前以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及前立委鄭麗文(右一)爲兩大主集團。圖/聯合報系資料片
.鄭麗文:
今年55歲的鄭麗文,學生時期曾積極參與野百合學運,後來加入民主進步黨,擔任過青年部副主任等職位,並於1996年當選國民大會代表。2002年,因與民進黨理念不合,她主動退黨。2005年,受當時國民黨主席連戰邀請加入國民黨,並擔任發言人、文傳會主委等職位。
.羅智強:
今年55歲,現任國民黨立委的羅智強,同時也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出生於花蓮縣的他,爲浙江省大陳島後裔。羅智強的政治生涯始於新黨志工,後來脫黨獨立參選高雄市市議員未果,隨後加入中國國民黨。曾任臺北市議員、總統府發言人、副秘書長,2024年當選爲立法委員。
國民黨主席將改選,立委羅智強(右)在立委徐巧芯(左)陪同下前往中央黨部領表。記者林伯東/攝影
.張亞中:
今年70歲,現任孫文學校總校長的張亞中,曾派駐奧地利、德國、拉脫維亞,後因政治立場離開陸委會,陸續在國內多所大學任教,具有深厚的學術背景與國際交流經驗。他於今年5月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主張重建黨的理念與政策體系,強調兩岸和平與區域穩定的重要性。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張亞中。記者曾學仁/攝影
.郝龍斌:
今年73歲的郝龍斌,是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的長子。他曾於2006年當選爲臺北市市長,並於2010年成功連任,卸任市長後,郝龍斌積極參與國民黨的黨務工作,並在臺中市長盧秀燕表態不參選後,經過長考多日決定參選。他承諾做「吳伯雄2.0」,並強調「無私無我,絕不會參選總統」。
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國民黨近五屆黨主席,幾乎每任交棒都與選舉有關,以下表格帶您回顧各屆任期與下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