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以伊開戰戰火蔓延中東!臺灣要關注什麼?恩怨、最新進展與各國反應一次看懂

德黑蘭西南部傳出爆炸濃煙。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廣播電視臺(IRIB)大樓在6月16日遭到以色列攻擊,現場直播節目當場中斷。 法新社

中東緊張局勢升溫,以色列近日對伊朗展開大規模軍事行動,宣稱爲防止伊朗發展核武,不惜動用空軍、無人機進行精準打擊;伊朗則迅速回擊,雙方激烈交火多日,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這場衝突牽動區域安全、能源市場與地緣政治走向。

以色列與伊朗究竟爲何爆發衝突?最新戰況發展爲何?雙方長年積怨的根源是什麼?此役對全球又可能帶來哪些衝擊?各國又是如何表態?《聯合新聞網》帶你一次看懂,以色列和伊朗衝突懶人包。

6月13日星期五,伊朗德黑蘭發生爆炸,濃煙升騰。 美聯社

以色列官方證實,於近日對伊朗展開空襲,目標爲多處軍事設施與疑似核子計劃相關據點。以方表示,這是爲了阻止伊朗進一步發展核武,「屬於自我防衛行動」。

伊朗則強烈譴責,並立刻展開報復,針對以色列北部發射飛彈及無人機。雙方交火持續數日,戰事一觸即發。

以色列彼塔提克瓦(Petah Tikva)一名男子查看遭伊朗發射飛彈擊中的住宅建築損毀情況。 美聯社

截至目前,雙方均動用飛彈、無人機及網攻互相攻擊。以色列出動戰機深入伊朗領空,摧毀數處設施;伊朗則對以色列多座城市發射飛彈,導致平民死傷。

外媒報導指出,已有數百人傷亡,能源基礎設施亦遭破壞。戰況有擴大跡象,令外界憂心成爲地區性戰爭。

德黑蘭居民陷入極端恐慌,指揮當局同時撤離關鍵區域並限制網絡使用,造成大量燃油與物資短缺,城市迅速空城 。

曾有上百萬人短期逃離都會區,轉往較安全的家鄉或省外地區 。

伊朗據傳已向中東各國表明,唯有以色列率先停止空襲,纔會同意展開停戰談判,並重啓美伊核子協議協商。

以色列安全部隊在檢查被伊朗飛彈擊中後被毀壞的房屋。美聯社

人們手持古老的伊朗國旗和以色列國旗。 路透

以色列與伊朗並無正式外交關係,長期敵對。伊朗多次威脅要「消滅以色列」,以色列則將伊朗視爲中東最大威脅。

衝突根本原因之一是「核武發展」。伊朗堅稱其核計劃爲民用能源,但以色列與西方國家深信伊朗有研發核武意圖,多次施壓或進行破壞行動。

歷史以伊恩怨脈絡一次看

原本關係其實不差?

在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前,伊朗曾與以色列保持友好關係,雙方在軍事、經濟、情報領域都有合作。當時的伊朗是親西方、世俗化政權,以色列與其互動密切。

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變天

伊朗政權被親美派推翻,改由激進的什葉派神權體制接掌。新政府強烈反美、反以,視以色列爲「非法政權」,支持巴勒斯坦建國,與以色列立場完全對立。

核武問題是導火線

以色列懷疑伊朗秘密發展核武多年,認爲一旦伊朗擁核,將嚴重威脅中東安全,甚至以色列生存。伊朗則宣稱核計劃是和平用途,雙方各執一詞,摩擦升級。

代理人戰爭

伊朗支持多個反以組織(如黎巴嫩真主黨、巴勒斯坦哈瑪斯),這些組織與以色列交戰多年。以色列則回擊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據點,實質上雙方透過他人「間接開戰」多年。

情報與暗殺戰不斷

以色列被懷疑策劃刺殺伊朗核子科學家、發動網路攻擊(如Stuxnet病毒),伊朗也多次報復,包括攻擊以色列外交機構、海外目標,雙方「無聲戰爭」持續多年。

雙方看待對方爲「生存威脅」

以色列認爲:伊朗是中東最大敵人,支持恐怖組織、發展核武,是對國家生存的直接威脅。

伊朗認爲: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的「殖民代理」,壓迫穆斯林兄弟、剝奪巴勒斯坦人民權利。

伊拉克安全部隊在抗議以色列襲擊伊朗多個城市的活動中關閉了通往美國大使館所在綠區的一座橋樑。美聯社

川普提前離開G7峰會返美。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強烈支持以色列,公開呼籲伊朗「無條件投降」,並揚言U.S.已掌握最高領袖位置 。

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昨表示,中方反對任何侵犯別國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的行爲。軍事衝突不是解決問題之道,地區局勢升溫不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

德國總理梅爾茨說,伊朗德黑蘭領導層已被以色列上週以來連日攻擊削弱,很可能無法恢復從前的實力。這讓該國的未來不確定,必須拭目以待。

法國總統馬克宏稱此時應該重啓談判,並確保平民獲得保護。

G7、美國與其他盟友目前尚未直接參戰,但已調遣艦機進駐中東海域應對可能升級情勢 。

圖爲2019年荷莫茲海峽油輪起火照片。美聯社

中東戰火不僅可能波及黎巴嫩、敘利亞等國,也將牽動全球能源市場。國際油價已明顯上揚,投資市場波動加劇。

此外,紅海航運安全也可能受到衝擊,全球供應鏈恐再現延遲問題。各國開始密切關注局勢發展,研擬應對措施。

臺灣該注意什麼?

臺灣能源、物價高度仰賴進口與全球市場,若油價或通膨升溫,內部經濟將受壓。

外交上須審慎因應兩大陣營對立,並關注美國戰略資源是否分流對臺海安全的間接影響。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