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紅色影響力 從始祖鳥到飛利浦 這些全球知名品牌的背後大咖原來都是他?
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 圖/取自官網
戶外品牌始祖鳥(ARC'TERYX)先前與藝術家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實施的煙火計劃,這場想強調人與自然互動的活動卻引發爭議。(延伸閱讀:整理包/始祖鳥 x 蔡國強「炸」出什麼風波?這家戶外品牌也做過、爲何能安全過關?)
有人將和中資收購做連結,認爲被收購後違背原來的初衷。這也讓人看到中國在全球企業的影響力有多大,不只熱門的 AI 、電動車、手機等科技熱門產業有所斬獲、像是稀土等等相關的資源也緊握在手,透過收購的方式,有越來越多品牌背後有大陸的勢力,這樣的發展趨勢不容小覷。
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品牌背後其實也是中資,聽了你可能會嚇一跳,顛覆原有的想像,《經濟日報》爲你細數有哪些公司?
哪些品牌背後是中資?
民生經濟
吃的、用的、穿的,日常會用到的生活品牌,也慢慢有中資的痕跡。
藝術家蔡國強身着始祖鳥服裝在煙花秀完成後發言說,「感謝聰明的動物們幫助...支持我們在這裡大鬧天宮」,再度引發大陸輿論批評。(圖/截自微博影片)
始祖鳥是於加拿大成立的戶外服裝、運動裝備公司,2019年與母公司亞瑪芬體育一同被中國安踏體育併購。
爲何公司會被中資收購?
安踏其實收購了許多體育相關公司,始祖鳥只是其中的一環。
2009年開始,安踏體育就自義大利百麗國際集團手中買下FILA在中國、香港和澳門的商標使用權和經營權。
後來,韓國第一戶外用品品牌Kolon Sport、知名童裝品牌Kingkow、MAIA ACTIVE,都納入安踏麾下。
2019年安踏體育聯手騰訊以及lululemon 創辦人收購芬蘭亞瑪芬體育(Amer Sports)52.7%股權,讓威爾勝(Wilson)、始祖鳥和薩洛蒙 (Salomon)都成爲安踏「孫公司」。
2024年2月亞瑪芬體育在安踏體育支持下在紐約掛牌上市,成爲自2021年叫車巨頭滴滴在美上市來,中企在美國最大規模的IPO。
科技相關產業
投資人最重視的科技相關產業,有哪些有着中資的疑慮呢?臺灣嚴格管制中資,也宣示着科技業對臺發展的重要性。
飛利浦。 路透
荷蘭飛利浦公司在2021年將其家電部門出售給了中國的高瓴資本,並授予對方15年的「Philips」品牌使用權。
爲何是把品牌賣了?
據Business Digest 報導,飛利浦放棄家電市場,因此才轉手給中資,這可能是商業上不得不的決定。
至於臺廠,有陸資嗎?這其實會引發國安問題,例如索爾思光電過去易手被指染上中資色彩。
中國印刷電路板(PCB)龍頭東山精密,宣佈以約新臺幣240億元高價收購竹科光通訊廠索爾思光電。2025年,經濟部投審司表示,「已收到檢舉函,將嚴格審查!」(延伸閱讀:VIP/陸 PCB 龍頭東山精密砸240億想買竹科索爾思光電 臺廠拉警報嗎?)
若扯上陸資會有什麼麻煩?
索爾思光電前身是臺達電(2308)轉投資的嘉信光電,成立於1996年,主要從事光纖通訊用雷射二極體磊晶圓、晶粒的生產。嘉信光電於2007年被美國光通訊公司MRV收購,再與飛博創光電合併,更名爲索爾思光電。
索爾思主力產品爲收發模組中數位訊號處理器的晶片,除博通爲主要供應商外,索爾斯也是全球三大主要供應商之一,聯發科旗下達發也提供相關產品。
竹科管理局表示,嘉信光電於1996年10月28日覈准投資入區竹科,當時並非陸資。其後,根據經濟部商工登記公示資料,索爾思光電系英屬維京羣島商,並有大陸地區投資人。科管局進一步說明,若申請入區時爲經濟部投審司覈准的陸資投資公司,亦可申請進入園區。科管局並強調,經濟部投審司公佈爲陸資投資企業者,不得申請園區研發補助計劃。
汽車相關產業
汽車相關產業,是目前世界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倚賴大量的製造業,這也是中國深入的重點產業。
MG G50 PLUS 爲MG Taiwan首度進軍MPV級距之全新七人座乘用車款,定位「百萬級距最親民正七人座MPV」。黃淑惠攝
MG汽車是源自英國的品牌,但現已由中國上汽集團收購,因此被視爲中資品牌。
爲什麼被收購?
MG汽車創立於1924年,原本是英國專售Morris汽車的經銷中心(Morris Garages,簡稱MG),當時的經理熱愛賽車運動,後來基於MG這個品牌自主研發車輛,成立汽車製造公司,成功樹立跑車經典。
之後MG汽車輾轉併入Austin Rover Group(ARG)底下生產大衆化車款,1982年以品牌名Austin Rover進軍臺灣。
1994年MG汽車被BMW集團收購同樣紅極一時,但之後又被南京汽車集團收購,最後則落腳於上海汽車集團(SAIC),中文叫「名爵」。MG充分利用上汽集團龐大的造車資源,目前只有設計中心留在英國當地,其餘生產組裝則是世界各地的工廠負責。
Volvo 提供
富豪汽車(中國大陸譯名沃爾沃汽車,臺灣民間及媒體報導時稱爲瑞典坦克;瑞典語:Volvo personvagnar)是瑞典制造商,1927年在哥德堡成立,現在母公司爲中國浙江吉利控股集團。
爲什麼會被收購?
1999到2010年富豪汽車曾是福特汽車集團的一部分,2008年福特對富豪的股權縮水至24億美元。2009年12月福特汽車和中國浙江汽車製造商吉利汽車的母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就出售富豪汽車達成初步協議。2010年吉利集團與福特汽車簽署最終股權收購協議,吉利汽車獲得富豪轎車公司100%的股權和其相關資產,涉及金額18億美元,於2010年第三季度完成交割。
2021年,富豪宣佈將自2030年起逐步停止發行燃油車型,逐步向清潔能源品牌看齊。
2021年10月29日,富豪汽車宣佈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代碼爲「VOLCAR B」,開盤價58.75瑞典克朗,發行價53瑞典克朗(6.12美元)/股。
2024年9月,富豪宣佈由於市場挑戰和需求增長放緩,放棄其到2030年全面轉型爲純電動汽車的計劃。(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Pirelli。 路透
被視爲高端跑車應用的義大利倍耐力輪胎,於2015年被中國化工集團部分收購。
中資收購的目的?
中國雖然較晚開始發展,但也已是巨大經濟體,如何在「短時間內掌握先進技術」成爲考題。中國化工爲了取得輪胎製造商的先進技術,耗資不斐收購義大利輪胎製造商PIRELLI的部分股權。
度假旅遊
比較新興的熱門產業,旅遊業,這關乎着全球國際化的脈動,也讓中國跨入更多不同國界。
Club Med謐境探索度假村將在2026年新增馬來西亞沙巴婆羅洲。 圖/Club Med提供
地中海俱樂部(法語:Club Méditerranée,英語:Club Med)是個大型的度假跨國企業、著名的親子度假品牌,前身是一家由布利茨在1950年創辦的俱樂部(Club),後被複星旅遊文化集團收購。
爲什麼會被收購?
1990年 Club Med 創辦人去世後轉爲商營企業,1995年成爲法國巴黎上市公司。
2010 年開始中國復星國際就想收購地中海俱樂部,但是遭到義大利旅遊大亨Andrea Bonomi主導的對手競爭,復星特別設立了Gaillon Invest II投資公司參與收購戰,該公司復星佔據62%股份主導另外引入部分國際資金,2013年開始展開五輪收購大戰,地中海會股價從17歐元飆漲至24.6歐元以上。2015年1月3日義大利方宣佈退出,復星國際成功入主地中海俱樂部。(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紐約市地標華爾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 路透
Waldorf Astoria 是希爾頓全球旗下的豪華度假酒店品牌,以頂級的設施和服務聞名,曾經出現在多部電影。
2014年被中國的安邦集團以19.5億美元收購,之後因爲營運問題,現在屬於大陸政府。
被大陸政府接管產生的問題?
安邦集團2015年以19.5億美元收購華爾道夫飯店,創美國飯店業天價,但之後美國消費市場萎縮。最終安邦遭到中國保監會接管,旗下資產包括紐約Waldorf Astoria飯店在內,在美國的6家高檔飯店也一併遭到接管。
《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保監會在接管安邦之後,原本是計劃保留華爾道夫飯店,並依前董事長吳小暉的規劃,將1,400間客房中的逾1,000間改造成公寓,不過,中國政府卻開始聽取其他豪華飯店收購提議。
高檔飯店的幕後老闆變成中資引發政治聯想,尤其是在維安上特別小心,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在2015年到紐約時就因此選擇了別家飯店入住。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歷史上無論是大陸爲了擴張自己商業上的霸權,收購公司。又或是國際上公司看見中國背後龐大的製造業生產力,都漸漸使中資正藉由擴大市場力慢慢深入我們的生活,有陸資的產業,在投資人眼裡可以是加碼或避險的參考,多瞭解資訊,也能精準投資,預測下一步。”
(此文章部分爲 AI 搜尋摘要人機協作,正確資訊以官方爲準。)
延伸閱讀:
陸資傳併購竹科光電廠索爾思光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