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11月新制來了!普發萬元、流感疫苗開打、高鐵新規一次看懂
「全民+1 政府相挺」普發現金提供民衆多元便利管道領取,可採登記入帳、ATM領現及郵局臨櫃領現3種方式。 聯合報系資料照
11月新制登場,從全民高度關注的普發一萬元入帳、高鐵乘車規則變革,到流感疫苗第二階段開打、地價稅徵收,以及醫療和生育新補助,同步啓動多項重大措施,直接影響民生、交通與醫療權益。《經濟日報》爲您整理相關重點。
11月5日開放爲期5天預登記,開放前該部將召開記者會邀請數位發展部說明登記入帳系統操作方式及預登記分流規劃,並於11月10日開放登記;至於ATM領現及郵局臨櫃領現開放時間,預計分別於11月17日及11月24日開放。
本次普發現金髮放資格包括國內現有戶籍國民、各級政府機關因公派駐國外人員及其具我國國籍眷屬、大陸地區人民與港澳居民及外國人爲我國國民之配偶且取得居留許可者、取得永久居留許可之外國人及115年4月1日至4月30日國內出生之國民等;領取方式比照2023年普發現金6,000元方式,採「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及「造冊發放」5種方式。
地價稅示意圖。圖/AI生成
地價稅將於11月開徵,財政部賦稅署10月28日表示,全國地價稅共開徵924萬戶,年增12萬戶,稅額約986億元,年減4億元,稅額略減主因今年公告地價未調整,加上土地使用情形變動等綜合影響。
賦稅署提醒,地價稅繳納期間自11月1日至12月1日止,納稅義務人務必準時繳納。
財政部統計,六都地價稅合計開徵戶數約644萬戶、稅額約820億元,佔全國開徵戶數比率爲69.69%、稅額比率爲83.16%;開徵戶數最高爲新北市共約170萬戶;開徵稅額最高爲臺北市約288億元。
國健署表示,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3.0計劃,未滿39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5萬元,各胎第2、3次最高10萬元;39歲至未滿45歲各胎第1次最高補助13萬元,各胎第2、3次最高8萬元;未滿39歲,最多植入1個胚胎、39歲至未滿45歲,最多植入2個胚胎。
國健署說,減輕不孕夫妻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經濟負擔、鼓勵不孕夫妻儘早使用人工生殖補助、維護母嬰健康。
疾管署表示,左流右心今年打氣旺,流感疫苗預計週一突破400萬劑、新冠疫苗接種數約89.1萬人次,約爲去年同期1.2至1.3倍。第一階段10月1日起開打,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長者(含55至64歲 原住民)、學齡前幼兒、學生及醫事 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等11類對象;第二階段則自11月1日開始,接種對象爲50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
疾管署說,二階全臺各地全聯、大全聯共約120家門市及家樂福約32家門市,亦將擇日設置疫苗接種站,更方便民衆接種疫苗,完成接種者還可獲得門市準備健康好禮。
疾管署表示,因應流感疫情仍處流行期,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使用條件「有類流感症狀,且具特定身分之流感高傳播族羣」之適用期間,由原本「114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止」延長至「114年11月15日止」。凡出現類流感症狀,經醫師評估後即可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疾管署說,類流感病患如有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等),能及早給藥,以減少重症與死亡的發生。
公費流感疫苗將從10月1日起開打,11月1日將開放第二階段接種對象施打。圖/彰化衛生局提供
假日急症中心本週日六都共13個點試辦,預計在週日或國定假日,早上8時至晚上12時提供服務,科別包括內科、兒科、外科等,從簡易外傷縫合及兒童發燒等,跟醫學中心急診相比,可以省600元部分負擔。
UCC提供急診醫療服務以檢傷分類第三級、第四級及第五級病人爲主,若病人病況緊急、複雜或屬檢傷分類第一級、第二級者,須設置綠色通道後送醫院。
至於哪些疾病合適前往UCC,健保署說明,包含發燒(發燒、肌⾁痠痛、感冒症狀、頭痛)、呼吸道症狀(咳嗽、喉嚨痛)、腸胃道症狀(腸胃不適、胃痛、惡⼼嘔吐、拉肚⼦)、簡單傷口(傷口處理、傷口縫合、輕度燒燙傷、扭傷)⼩兒急性不適(⼩兒發燒、呼吸道及腸胃道症狀、簡單傷口處理)等5類情況。
另外,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劃,新增目標數內使用「輸液器1日型」支付標準,提升抗生素治療的選擇彈性與品質;調整每日醫療費、每日護理費、醫事人員訪視費,當日訪視僅服務一位機構住民,以在宅支付點數申報,合理反映人力成本,預估每年近4000人受益。
門診靜脈抗生素治療獎勵方案新增「含輸液器1日型」支付標準,增加臨牀醫師對於抗生素選擇性及避免過度使用後線廣效性抗生素,推估約1萬人受惠,挹注預算約 540萬元。後續依程序報請衛福部覈定後公告實施。
臺灣高鐵公司表示,將取消「提前乘車彈性機制」11月10日正式上路。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灣高鐵公司運量屢創新高,高鐵董事長史哲日前也提到,今年全年運量可能再創新紀錄,不過這也延伸出多種搭車亂象,爲解決此情形,臺灣高鐵公司表示,將取消「提前乘車彈性機制」,即起開始宣導、11月10日正式上路。
根據高鐵公司過往的規定,想要提早搭車的對號座旅客,可持票進站提早搭乘較早班次的自由座,不過此彈性制度將走入歷史。高鐵公司將取消「旅客運送契約」第17條的彈性作法,臺灣高鐵公司早期爲方便對號座旅客行程臨時調整,提供對號座旅客可提前乘車之權宜措施。然觀察此現象越發頻繁,除造成原班次座位浪費無法售予需要之旅客,更影響其他旅客之乘車品質。
(資料來源:記者餘弦妙、邱琮皓;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