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擴大開戶對象!網憂「移工炒股」人頭戶風險:割外勞韭菜
證交所宣佈將自10月起開放「無戶籍國民」可開立證券帳戶。聯合報系資料照
證交所宣佈將自10月起開放「無戶籍國民」可開立證券帳戶,引起網友熱烈討論。有人認爲政策背後有助於普惠金融,但也不乏質疑聲音,擔心將成爲詐騙集團與人頭戶的溫牀。「準備收割外勞了嗎?」「割韭菜割到黑戶?」等留言紛紛出現,甚至有人戲稱未來將出現「移工股神」、「黑戶擡轎」等新奇景象。
根據證交所說明,考量部分中華民國國籍但無戶籍者不具備現行開戶規範所需文件,將開放持有「臺灣地區居留證」、我國護照、具辨識力之身分證明等文件的無戶籍國民,可在券商開立證券帳戶。此舉目標爲擴大金融包容性,落實普惠金融政策。
該新聞在PTT引起關注,有網友直言「應該是給被除籍的海外臺灣人一個管道」,也有人懷疑「這麼做是不是幫某些族羣洗錢?」、「違約交割誰賠?」對政策細節與風險表示擔憂。另有人調侃「外勞炒股」、「逃逸外勞概念股」、「大陸人想買臺積電有機會了」,將焦點轉向移工、外國人與兩岸資金。
不少留言將政策與人頭帳戶、詐騙集團操作連結起來,認爲開放後若審覈鬆散恐導致金融秩序混亂。「詐騙集團首腦笑了」、「黑戶抄底違約誰負責」、「新住民會變韭菜嗎?」另有網友強調「新制開戶難度仍高,不是隨便能辦」,期盼券商端強化風控。
部分較具知識性的迴應則澄清,無戶籍國民並非外國人或移工,而是如「長期旅外遭除籍」、「未掛戶籍的新生兒」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但未設籍之人,也有網友舉例「黃仁勳」、「王貞治」可能屬於此類。整體留言呈現高度分歧,顯示政策雖具包容性,仍須在執行面與風險管理間取得平衡。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