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將再鬆綁創新板及KY股上市制度 2年內創新板新掛牌達40家
李愛玲說,目前在證交所掛牌上市的創新板公司共有20多家,未來2年內目標新掛牌40家,如此一來,創新板上市家數將超過60家。
李愛玲強調,國際主要交易所正積極爭取前瞻新經濟產業掛牌,臺灣資本市場絕不能缺席。創新板以市值爲核心,不以獲利爲要件,申請IPO條件具國際競爭力,是最具實力滿足國內外創新企業需求的資本市場板塊。因此,證交所再度調整創新板及外國企業來臺上市相關規範,刻正修正相關規章,預計最快年底前上路。
有關鬆綁重點說明如下:
一、 創新板採行一般板交易制度:開放創新板股票得爲當衝標的、鬆綁投信基金投資創新板股票額度。
二、 精進創新板本國公司上市制度:符合上市一般板獲利條件之本國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股票集保期間自二年縮短爲一年,並免除三年之承銷商保薦,上市後申報會計師內控制度專案審查報告亦由三個會計年度縮短爲一個會計年度。
三、 優化創新板及一般板外國公司上市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持股逾30%或具控制力者)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另承銷商保薦期間及上市後申報會計師專審報告均由三年縮短爲一年。
四、 創新板、上市一般板、上櫃得互相轉板:上市一般板公司、創新板公司、上櫃公司自掛牌日起屆滿一年後,符合各板塊申請條件者,均得互相轉板。
配合上開法規鬆綁,證交所亦將同步新增多項配套措施,包括精進對外國公司股權及營運地之審查機制、強化外國公司申請終止上市時相關配套機制、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外國公司法人說明會召開頻率等,以兼顧市場開放及投資人權益保護。
在強化推動策略部分,爲爭取國內外優質企業加入臺灣資本市場,證交所將以嶄新推動策略開發案源公司,除持續深耕中介機構及創新生態圈外,將進一步結合大型市值企業、金控集團及國際創投,合作開發潛力企業在臺上市,並優先聚焦東南亞市場及美西矽谷地區。證交所亦將提供企業上市前諮詢、上市後永續治理及IR議合等專屬服務,協助企業降低法遵負擔,同時以多元行銷策略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助力其業務拓展全球市場。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爲創新板及外國企業推出更友善彈性之上市制度,採多元推動策略聚焦重點產業,不僅將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企業掛牌,壯大資本市場規模,促進金融商品多元化,更能促進企業在跨境技術、人才及管理經驗之交流,加速國內外產業鏈合作,提升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商機。以創新領未來、以資本助產業,透過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之推動,創新板將成爲匯聚創新產業的核心樞紐,加速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爲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