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局開年第一劍:萬字警示25名會計師

來源 | 尺度商業

作者 | 李德林

會計師事務所是上市公司的看門人。2025年春節後第一劍,浙江證監局直接對準了天健會計師事務所。2月17日,浙江證監局1.2萬字的警示函,把天健所的內部治理、質量控制體系、獨立性管理、項目執業質量完整呈現給世人,25名會計師五花八門的違規無所遁形。

浙江證監局怎麼突然對天健所開出了萬字警示函?

1月3日,浙江證監局就對天健所下發了一份行政處罰決定書,還對三名會計師進行了警告和罰款。到底怎麼回事兒呢?因爲上市公司造假,三位會計師是幫兇啊。思創醫惠從2019年開始通過子公司業績造假,當年虛增利潤20.03%,到2020年這個比例提升到67%。2021年,思創醫惠用假財報去發行可轉債,天健所的三位會計師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這份報告就相當於拍着胸脯說,財報沒問題。其實,造假的,證監局進行警告和罰款。

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往往都離不開審計機構的襄助。天健所被抓把柄,自然在監管那裡留下污點。思創醫惠是浙江的上市公司,爲其審計的天健所到底怎麼樣?浙江證監局牽頭對天健所進行了合規性檢查,對部分審計項目進行執業質量檢查。證監局發現天健所合夥人委派、輪換等部分制度建設及執行不到位,在人事、財務和信息管理等方面未充分實現一體化管理。

證監局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天健所在風險評估程序執行不到位,部分項目與前任註冊會計師溝通程序存在缺陷,部分項目審計業務約定簽署不規範,高風險項目連續承接管理不規範,質控人員的客觀性和獨立性可能存在不利影響,部分項目質量控制複覈不到位,業務諮詢底稿記錄不完善,部分審計檔案歸檔存在缺陷,部分項目審計底稿超期歸檔等。

審計機構的獨立性猶如報告的生命,可是天健所個別簽字註冊會計師未按相關規定進行輪換,個別員工未簽署獨立性聲明就開始做項目,如此一來引申出內幕信息問題,所以天健所還存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不規範。後門一旦把關不嚴,就容易有人當老鼠,個別合夥人及其主要近親屬、員工違規買賣上市公司股票,還有同一品牌公司管理不規範,存在利益衝突可能。

證監局在檢查過程中抽檢了8家上市公司,比如天健所的會計師在帕瓦股份項目中,未取得存貨跌價測試的全流程文件,也未在審計底稿中記錄存貨跌價測試的過程。存貨跌價控制測試程序是重要的減值計提依據,若執行不到位,減值計提準備不充分,或者計提過度,小心上市公司爲了炮製業績利好或者利空,通過操控存貨跌價來虛增或者虛減利潤喲。

同樣在帕瓦股份中,會計師未對合同約定條款實際執行的情況執行進一步審計程序,未對收入確認依據存在僅簽字、沒有蓋章的異常情形予以關注並進行進一步審計流程,未覈實簽字人身份,未取得代理人向終端銷售的審計證據,未對代理人尚未對外銷售的存貨執行盤點或函證程序,未就上述存貨金額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審計難道就是走過場請客吃飯?

天健所的會計師在浙富控股的項目中,對其他應收款中大額長期未收回保證金的壞賬準備計提及可收回性未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對研發費用一項未檢查研發領料去向、成品入庫單、研發人員工作業務層面記錄、薪酬投入相關審計證據不充分,對期末長期掛賬的大額預付款,未覈查期後收回的資金來源及後續去向,未對期後收回的真實性執行進一步審計程序。

我就納悶兒了,大額長期未收回保證金這事兒,很容易產生利益輸送甚至洗錢的可能,身爲會計師怎麼就能眼睛一閉,沒有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就能過關呢?還有大量長期掛賬的預付款一項,經常都是業績造假者搞體外資金循環,做大業績的老套路,如果不嚴查收回資金的來源和後續去向,以及對收回的真實性不審查,很容易讓循環造假者的把戲得逞。

天健所在審覈岳陽林紙項目中還有更離譜的,沒有獲取個別子公司的開戶清單和部分子公司的銀行對賬單,部分獲取的銀行對賬單非完整年度或者以電子流水替代銀行對賬單。大家是否還記得康美和康得新,大量的銀行存款都是假的,每年的對賬單都是假的。天健所的會計師在審計貨幣資金程序中,竟然在沒有對賬單,或者電子流水的情況下就能出具年度的審計報告?

浙江證監局對天健所審計的萬向錢潮項目更是注意到個別子公司收入底稿存在多處錯漏,沒有對貿易業務商業實質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因爲部分訂單的過磅日期、出庫日期、結算單日期差異較大,沒有對結算單作爲收入確認時點的合理性保持應有的職業懷疑並執行進一步審計程序。商業貿易實質懷疑核心就是擔心上市公司空轉做業績。

浙江證監局檢查的天健所8家上市公司審計,各家都存在很多問題,相信1.2萬字的警示函裡,警示的不僅僅是天健所和25名會計師,更是懸在上市公司頭上的一把劍。證監會主席吳清反覆強調,要推動上市公司質量和價值投資,會計師是看門人,豈能沆瀣一氣?面對萬字警示函,也許,老百姓會說,那都是廟裡的木魚,要隨時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