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暫不具備條件設立重慶證券交易所

中新經緯2月28日電 據證監會網站28日消息,證監會發布關於政協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02650號(財稅金融類171號)提案答覆的函。其中提到,目前暫不具備條件設立重慶證券交易所。

證監會表示,目前我國境內設有上海、深圳、北京三家證券交易所,全面實行註冊制落地後,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更加清晰,較大程度滿足了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成長階段企業的需求,滬深北三家證券交易所均在成渝地區設有市場基地,爲西部地區提供直接便利的資本市場服務,發揮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作用。新設並辦好證券交易所需要一系列內外部條件支撐,並充分考慮與現有市場體系的銜接協調,實現與現有證券交易所的錯位發展和競爭,避免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綜上,目前暫不具備條件設立重慶證券交易所。

關於設立部省聯合出資的專項併購引導基金,證監會答覆稱,併購基金作爲併購市場重要資金來源之一,對支持產業轉型升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有重要意義。《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優化企業兼併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中明確鼓勵各類財務主體通過設立併購基金參與兼併重組;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鼓勵依法設立的併購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投資機構參與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近年來,證監會支持併購基金在產業培育、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更好地發揮作用。

一是持續推動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2023年以來在“兩創”板塊試點基礎上全面實行重組註冊制,延長髮股類重組財務資料有效期,出臺定向可轉債重組規則,適當提高重組估值包容性,完善重組“小額快速”審覈機制,支持上市公司吸收合併,進一步優化重組政策環境,有力支持了西部地區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做大做強。

二是鼓勵私募基金支持西部地區發展。截至2024年3月,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約2.1萬家,管理基金規模20.29萬億元。其中,註冊地爲西藏自治區等西部地區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07家,管理基金規模4583.74億元,在投項目位於西部地區的1502個,在投本金2352.84億元。

證監會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支持上市公司、私募基金、證券公司等積極參與面向西部產業的專項併購引導基金,在併購重組監管中持續落實好國家產業政策導向,鼓勵依法設立的併購基金等投資機構參與併購重組,支持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促進資產整合和產業升級,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積極作用。(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