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聽不到被斷頭的無奈!他曝「剛賠10萬違約金」嘆:該躺平嗎

▲央行祭出限貸令,龐大交屋潮遇上銀行貸款水位不足,一連串效應正引爆臺灣預售屋市場亂象。

圖文/鏡週刊

當史上最嚴的限貸緊箍咒,強碰29年來最大交屋潮,等待交屋的民衆一夕間成了房貸受災戶。原本說好的「整批房貸」,被銀行臨時放鴿子;也有人遇上建商資金斷鏈跑路,慘變爛尾樓孤兒;更有人卡在成屋鑑價保守、放款水位吃緊,苦等排撥仍貸不到錢,最終被迫違約斷頭。政府打炒房,卻誤傷了無辜自住客,一場前所未見的房市糾紛風暴,正在全面引爆。

史上最嚴限貸令強碰29年來最大交屋潮,引爆臺灣房市諸多亂象。央行雖指出,管制措施並不會對自然人名下無房屋且無房貸者申辦購置住宅貸款(非高價住宅貸款)造成影響。但對於現階段面臨「卡貸」的人來說,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很多人連送件都送不了,自是無名受災戶,政府聽不到這些默默被斷頭的人的無奈⋯到底是房價太高,還是我們不夠努力,難道該躺平嗎?」纔剛賠付10萬元違約金的首購族小文(化名)泄氣地說,身邊這類例子不在少數,但礙於社會眼光,選擇賠錢了事,成了「沉默羔羊」。

「政府說限貸令的核心目標在於打擊投機炒房,對首購沒有影響,首購族仍可享正常房貸寬限期,且貸款成數不受限,但其實非常多首購正面臨銀行水位不足的問題,同樣淪爲受災戶。」康克爾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吳奕綸指出。

2024年9月19日,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俗稱「限貸令」,主要內容爲,自然人購買第2戶最高成數5成、高價宅貸款成數3成、建商餘屋貸款最高成數也限縮至3成;此外也因當時房市過熱,央行要求各銀行提出自主管理不動產貸款改善方案,致銀行紛紛提高貸款條件。

房貸申請困難、銀行鑑價保守,要是民衆因自備款問題卡關而違約,最高得賠付建商總價金15%違約金,果真如此,那不僅是成家夢碎,還可能讓辛苦多年攢下的百萬買房資金瞬間蒸發,「央行總裁楊金龍說,打炒房是爲了保護首購和換屋族,怎麼我們反倒被打了呢?」小文嘆氣說。

首購族都吃足苦頭了,換屋族更不用說,無論「先賣後買」或「先買後賣」,都難以全身而退。原因是「先買後賣」被視爲第2屋,貸款成數銳減至5成,雖然可以和銀行簽訂切結書,承諾在1年內出售舊屋,便可視爲限貸令鬆綁對象,只是對銀行來說,現階段放貸仍以新青安、首購優先,承辦換屋後續追蹤成本增加,多數銀行意願不高。

因此換屋族「卡貸」更是普遍現象,而就算是「先賣後買」,換屋族得先另覓暫時性住所,不僅增加換屋成本,之後也恐面臨貸款危機。

政策持續緊縮資金面,也造成建商營造壓力。近期,臺中知名建商也發出緊急公告,說明因政府政策導致資金週轉困難,即刻起全面停工;限貸令即將滿週年,民衆的居住權益卻受到影響。對此,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林左裕呼籲,政府應審慎查覈購屋者的實際需求,針對自住型買盤適度鬆綁限貸規定,避免信用管制過當,反傷真正需要居所的民衆。

更多鏡週刊報導卡貸風暴3/新青安排擠、首購被錯殺 貸款難度狂飆原因曝限貸令亂象1/買房美夢變噩夢!貸款縮水百萬 5寶媽嘆:只能吞下違約金限貸令亂象2/銀行趁亂打劫? 首購族爆:有條件放貸成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