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啟動大採購、歐美產業加速去中化 無人機商機三大集團搶進

臺灣啓動史上最大無人機採購計劃,加上歐美加速無人機「去中化」,使得無人機後市看俏。圖爲示意圖。(路透)

臺灣啓動史上最大無人機採購計劃,加上歐美加速無人機「去中化」,使得無人機後市看俏。看好無人機商機無窮,鴻海(2317)、緯創(3231)、佳世達(2352)等三大代工集團,均積極搶進。

鴻海集團佈局無人機,由旗下半導體設備小金雞京鼎扮前鋒,京鼎透過收購艦載型監偵無人機供應商富蘭登切入;緯創集團則由轉投資商用及軍用無人機供應商經緯航太領軍;佳世達集團則投資擎壤科技及翔隆兩家無人機廠,打造商用型智能無人機系列,三大代工集團不約而同透過投資或併購等策略,積極卡位無人機市場。

京鼎去年4月砸下約20億元入股富蘭登,拿下51%股權,並取得董事會過半席次,藉此擴大製程設備維修佈局,並跨入航太產業。

富蘭登專注於半導體制程設備與航太設備技術服務與維修,主要客戶爲國內外晶圓製造廠,長期深耕半導體維修領域,切入先進製程產線。目前富蘭登無人機業務已有少量營收貢獻,相關佈局也在積極進行中,先前也已取得海軍艦載型無人機標案。

緯創去年4月透過旗下子公司鼎創,投資10億元入股經緯航太,緯創集團佔經緯普通股綜合持股一舉超過45%,成爲經緯單一最大股東,取得四席董事。緯創更指派策略工業暨車用產品事業羣總經理許美崙出任經緯航太董事長。

經緯航太已躋身臺灣無人機國家隊成員,自主開發的商用及軍用無人機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已獲廣泛應用,隨着緯創入主後,將可助力經緯航太加快量產腳步、擴大生產規模。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先前指出,投資經緯航太主要是看好低軌衛星、無人機在未來通訊產業扮演的角色,目前帶來的機會不小,但挑戰也很大。緯創總經理暨執行長林建勳先前也透露,針對其營運部分「會進去幫忙」。

佳世達集團透過投資擎壤科技以及翔隆兩家無人機應用公司,跨足無人機領域,並於今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上首度秀出無人機佈局。

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指出,集團無人機佈局主攻商用市場,鎖定智慧農業、國土巡航、環境監測、智慧巡檢等需求,並提供臺灣製造(Made in Taiwan)的設計、研發、製造垂直整合服務。陳其宏認爲,無人機是AI很大的應用,佳世達之所以投資擎壤科技及翔隆,主要是兩家公司在特定場域都已經營多年,隨着這兩家無人機公司加入佳世達大艦隊,藉助集團規模,擎壤及翔隆可以專注各場域開發應用,佳世達可支援設計、研發、製造等。

延伸閱讀

三大代工集團搶進無人機 各擅勝場繳出亮眼成績

鴻海法說會前好兆頭 工業富聯Q2賺287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