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風反腐在身邊·變化看得見 | 食以安爲先

黃彭 通訊員 楊智淋

民以食爲天,食以安爲先,學校“校園餐”事關廣大師生切身利益。四川省現有各類中小學和幼兒園17555所,在校學生1256.88萬人,其中在學校食堂就餐人數達1140.87萬人。校園餐食質量是否安全、經費管理使用是否規範,備受關注。

羣衆期盼處,就是正風肅紀反腐的發力點。去年以來,四川省紀委監委聚焦學校食品安全責任落實、營養膳食補助和學生餐費等資金管理使用、學校食堂和校外配餐經營管理、食品安全衛生管理等4個方面,紮實開展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專項整治。通過各方協作聯動攻堅,深化“查改治”一體推進,羣衆反映強烈的“校園餐”領域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糾治,師生們普遍反映,“校園餐”質量明顯提升。

剖析典型案件找準突出問題,爲深入推進專項整治提供精準指引

“一份學生餐看似只有幾元錢,牟利空間有限,但由於就餐人數多、頻次高,貪腐數額不可小視。此外,這一領域涉及流程長、參與人員多,僅靠個人難以完成全鏈條操作,很容易出現抱團貪腐。”四川省紀委監委第一紀檢監察室副主任唐眉江介紹。

此前,達州市開江縣紀委監委通過辦案發現,該縣某校在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過程中,原校長、總務主任、出納和營養餐管理員等人利用職務便利,通過減少食材配送量等形式,共同套取營養餐資金210餘萬元。目前,該校長已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其他涉案人員均受到嚴肅處理。

針對上述特點,開江縣紀委監委探索形成以人財物爲主線,以校長、總務主任、營養餐管理員、財務人員、食材供應商和食材配送員6個關鍵對象和補助申報、招標採購、資金使用、食堂管理、食材配送5個風險點位爲監督重點的工作方法。

注重個案突破的同時,四川省紀委監委還深入剖析集中整治以來全省查辦的“校園餐”領域案件,進一步找準找實該領域的問題表現及背後的頑瘴痼疾,爲下一步推進治理提供有效指引。

“從案件查處情況來看,被查處的人員中,校黨委(黨總支)書記、校長、園長等學校‘一把手’偏多,其次爲分管校領導和學校中層幹部。被查處的問題集中在資金管理、經營管理等方面,主要有違規套取、截留、擠佔、挪用、貪污膳食及食堂經費,違反招投標程序、吃拿卡要,違規從事營利性活動等典型表現。”唐眉江介紹說。

“這暴露出對於學校負責人等‘關鍵少數’,以及經費管理、物資採購等重點領域的監督還存在薄弱短板,必須深刻汲取教訓、深化以案促改,進一步健全務實管用的制度機制,守牢校園餐廉潔防線。”四川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堅持辦案引領,橫縱聯動凝聚專項整治合力

“以興川公司之名,頻繁將‘黑手’伸向學生營養餐,或在食材上弄虛作假、以次充好,或通過陳米替代新米、蔬菜替代肉品,或向供應商索取回扣好處等,在學生營養餐採買配送中大撈好處。”2024年8月,四川省紀委監委官方微信公衆號“廉潔四川”公開曝光了廣安市興川農產品冷鏈物流有限公司原董事長米永奇,借該公司經營廣安市公立學校學生營養餐食材採購和配送業務的工作便利,爲供應商謀取利益,收受83萬元好處費的問題。

米永奇案暴露出的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與食材供應商借食材供應業務串謀獲利問題,正是四川“校園餐”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表現之一。

找準問題靶向,纔能有的放矢。結合米永奇案等近年來查辦的“校園餐”典型案件,以及日常監督、巡視巡察、信訪反映等多方面掌握的情況,2024年4月,四川省紀委監委會同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等5部門聯合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圍繞權力運行、經營管理、政策執行、責任落實等重點,在全省深入開展專項整治。

“橫向上,我們注重以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責任督促黨委政府落實好主體責任,壓實行業部門的監管責任,通過聯席會議、專題會商、聯合督導等多種形式凝聚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四川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縱向上,四川強化省、市、縣三級紀檢監察機關聯動,在省本級明確建立由分管聯繫教育系統的班子成員統籌、紀檢監察室牽頭、派駐紀檢監察機構具體負責的工作機制,同步要求市、縣紀檢監察機關組建工作專班,分級建立聯絡協調、查糾問題、移送線索機制,以一插到底的縱向力量貫通推動專項整治走深走實。

在四川省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推動下,省教育廳牽頭形成加強中小學“校園餐”治理的10條措施,將專項整治工作精準到點、責任落實到人;全省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監督檢查中小學食堂12969家;省財政廳將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納入全省財會監督重點,深入開展監督檢查……

同時,爲幫助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快速抓住關鍵點、找準切入口,四川省紀委監委及時覆盤總結各地查辦“校園餐”領域案件的有益做法,通過制發風險點位提示、編印指導手冊等方式,詳細列明問題表現、典型案例、辦案經驗等,進一步幫助各地突破疑點難點,擴大辦案戰果。

多方協力之下,潛藏在“校園餐”領域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得到有效查處,嚴肅懲治了一批學校“一把手”。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強化開門整治,收集“食材過期儲存”“葷菜數量減少”等羣衆急難愁盼問題4083件,已推動解決3862件。

抓好以案促改促治,拓展專項整治成果

緊扣辦案發現的深層次問題,四川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緊盯權力行使的“關鍵點”、問題易發的“風險點”和制度機制的“薄弱點”,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591份,督促各地各有關部門循案抓好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在健全制度機制管住長遠的同時,着力讓羣衆對專項整治的成果可感可及。

食材物資採購與配送是“校園餐”供應的基礎,也是亂象頻發的關鍵領域。針對一些學校分散採購帶來的個別管理人員從中徇私牟利,導致食材品質降低、滋生不正之風等問題,成都市全域實施食堂大宗食材集中招採,23個縣(市、區)依法招標遴選313家資質審查合格的供應商,對食堂大宗食材實施集中招採、統一配送。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幼兒園食堂100%實現自主經營。各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組建以供應商、學校代表、家長代表爲主體的食材詢價工作組,每月至少組織1次詢價,確保食材質優價宜。

從四川全省來看,這樣的集中採購模式已得到廣泛實踐與運用。目前,全省119個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地區全部實現大宗食材統一採購、系統支付。各地探索推廣運用集中採購、分區聯合等採購模式,嘗試從源頭上斬斷學校與供應商之間的利益交換鏈條,有效壓縮了腐敗滋生空間。

在健全制度機制懲治腐敗的同時,四川省還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技術,實時、動態監管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生產環節,從源頭上確保食品供應安全。

“我們一直擔心孩子能不能吃好、能不能吃得健康,這下心裡有底了,也更放心將他們交給學校。”日前,在內江市東興區實驗小學校的家長陪餐開放日活動上,20名家長代表集中查看了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竈”監管平臺,大家對引進的這個平臺紛紛點贊。

據悉,東興區紀委監委推動全區153所校園食堂全覆蓋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竈”,監控平臺可實時採集後廚操作間、菜品售賣區、食材驗收區、食材儲存區等相關畫面,通過AI、大數據等技術進行算法識別、智能分析,發現違規情形自動產生報警信息,推動當地學校飯菜質量提高。

不只是東興區,據四川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藉助專項整治契機,該廳建立“四川省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智能化管理系統”,可實時匯聚全省學校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竈”視頻信號,實現由“人盯人”向智慧監管的監管方式轉變。目前,全省學校食堂“明廚亮竈”覆蓋率達到100%,“互聯網+明廚亮竈”覆蓋率達到94.5%。

守住食品安全是底線,監督保障餐食營養健康同樣是四川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重點。

在此方面,瀘州市紀委監委會同市衛生健康委,探索制定市中小學校膳食營養與食品安全指南,通過6大部分、28個章節的內容設計,形成一套集食品安全和營養膳食爲一體的系統性指導體系。巴中市紀委監委則探索引入家長力量,推動各中小學公開招募“家長志願者”加入學校食堂膳食委員會,在發揮其監督作用的同時,優先安排他們到55所學校幫廚,幫助提升飯菜質量。監督助力下,2024年,該市中小學師生就餐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5萬人,同比增幅16.6%;師生和家長滿意度達91%,同比增長17.8%。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保持專項整治工作力度,進一步壓實齊抓共管責任、深化突出問題治理,在規範經營管理、規範採購行爲、嚴控守牢食品安全底線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有力監督守護學生‘盤中餐’。”四川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