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店小二” 護企“零距離”——安徽銅陵全面推進“政法護企行三三制”常態化行動護航企業發展

記者|潘巧

責編|郭新磊 薛應軍

正文共4016個字,預計閱讀需12分鐘▼

在圓滿化解一起棘手勞動爭議糾紛後,2024年,劉根在公司法務建設上作出重要改變:招聘一名法學科班出身的HR(人力資源),以加強公司內部人事管理及法務體系建設,增加企業法律風險防範能力。

劉根是安徽陸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陸科光電)董事長。陸科光電是2018年以來中科大銅陵科技創業園科技孵化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安徽省銅陵市委政法委“政法護企行三三制”的受益企業之一。

劉根對企業法務工作的重視,不僅是因爲涉訴後對企業內部管理機制規範提高了認識,還是因爲近年來其作爲“政法護企行三三制”行動受益企業的深度思考。

2023年4月以來,在銅陵市縣級以上領導幹部包保聯繫企業機制基礎上,銅陵市委政法委開展“政法護企行三三制”常態化行動,組建了35支由政法機關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組成的“政法護企小分隊”,這些小分隊結合各自職能,深入企業,主動對接企業法治需求,幫助解決涉企難點堵點問題,爲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司法助力。

“領導牽頭、外腦參與”的護企小分隊

據瞭解,“政法護企行三三制”的設立,主要源於銅陵市委政法委爲了切實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從政法職能角度出發作出的探索創新。

銅陵市委政法委執法監督科(法治科)科長陳超介紹,“政法護企行三三制”中的“三三制”指每支小分隊由“1名政法機關領導幹部、1名政法幹警、1名法律實務專家”組成,常態化包保3家市屬企業。各護企小分隊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企業法律諮詢和訴求,爲企業提供政策宣傳、法律諮詢等常態化法律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安徽百碩建設有限公司是銅陵市委政法委副書記潘虎包保的3家企業之一,也是4年前銅陵市銅官區的招商引資企業。根據銅官區制定的招商獎勵政策,政府將按照納稅情況給予企業一定的財政獎勵。

2023年5月,潘虎走訪該企業時瞭解到上述企業財政獎勵尚未兌現一事。企業負責人表示,雖然企業目前經營良好,但若財政獎勵能儘快到賬,對企業現金流幫助較大,希望幫助其協調解決。

收到企業訴求後,潘虎與銅官區有關部門對接覈實瞭解相關情況得知,因財政獎勵發放程序較爲嚴格,故進展緩慢。爲了避免不必要的猜疑,提高企業對政府的信任度,潘虎向企業詳細解釋政府發放獎勵款的各個程序及所需時間,並持續跟進落實。2023年10月,有關部門完成對應獎勵數額的核算、審覈後,這筆財政獎勵順利發放至企業。

“雖然企業的訴求事項沒有對經營造成影響,但任何一項招商、惠商政策的落實與否、落實進展快慢,都影響企業對我市營商環境的評價,從而影響‘以商招商’的整體策略。我們積極推動儘快解決每個企業訴求,努力做好招商工作的‘前臺客服’及企業‘店小二’,可以爲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貢獻力量。”潘虎說。

隨着品牌影響力的增加和活動的深入推進,銅陵市各政法機關還將“政法護企行三三制”與“銅商會客廳”“企業家約見政法單位負責人”“企業家直接約見檢察長”等渠道相結合,除常態化包保企業之外,還爲銅陵市更多民營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不過,包保幫扶企業並不是“包打贏官司、包勝訴”,而是在法律框架內爲企業提供法律服務。

2023年1月,被包保企業銅陵某能源公司報案稱,與外省某公司簽訂合同並預付貨款後,該公司始終未能交貨,後該公司人員無法聯繫,認爲其可能涉嫌合同詐騙。案件偵查及審查期間,作爲受害方的銅陵某能源公司對有關辦案單位未對犯罪嫌疑人採取羈押強制措施感到不滿。而本案犯罪嫌疑人表示,未能交貨主要是市場原因,不承認主觀上有詐騙故意。

鑑於本案採取羈押強制措施欠缺必要條件,且對於涉案企業是否涉嫌合同詐騙仍在進一步偵查中,爲了避免企業損失擴大,銅陵市政法機關在案件偵查過程中同步開展調解和挽損工作,引導犯罪嫌疑人主動歸還涉案資金,最大限度挽回銅陵某能源公司經濟損失。截至目前,犯罪嫌疑人已經退還部分資金,並與銅陵某能源公司達成初步和解協議。

“辦案單位積極促成雙方和解,既能夠盡力爲受損方換回部分損失,也爲後續妥善處理該案提供了基礎。作爲政法機關,我們服務企業但不越位,始終強調不逾越界線,而是在法治軌道內爲企業多出主意、多想辦法。”潘虎說。

結合職能特長,以法治渠道爲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2023年4月,樅陽縣某塑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左某某終於拿到拖延許久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公司各項工程項目重啓建設,開啓他在當地“大幹一場”的雄心。

樅陽縣某塑業有限公司投資的項目是該縣2022年招商引資的項目。3年前,該公司原已經落地並計劃投資1.2億元的項目,因爲一張久辦未果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陡然“閒”了下來。

一份簡單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爲何讓當地政府機關和企業同時陷入“兩愁兩難”境地?原來,該公司項目使用的地塊雖然屬於存量工業用地,但原有縣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並未將該地塊納入工業用地範疇,而新版用地規劃尚在推進中,行政機關對於能否給予行政許可同樣犯難。

樅陽縣人民檢察院發現該問題後,立即成立工作專班並及時啓動行政檢察監督程序,促使相關部門加速完成規劃編制及上報審批,幫助企業順利拿到期待已久的“兩證”。

以此案爲契機,針對該縣閒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的情形,樅陽縣人民檢察院還向相關部門提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促進閒置低效土地有效盤活。

據瞭解,各護企小分隊在開展法治、政策宣傳,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的同時,還結合各自單位職能,主動對接企業法治需求,推動涉企案件規範化辦理,利用法治渠道、法律知識爲企業發展保駕護航。上述案例就是銅陵市檢察機關通過法律監督職能幫助企業解決訴求的縮影。

法院系統注重在執行、知識產權等重點領域引導企業解決涉訴問題,某法院包保領導在走訪某建設公司時得知,某區直單位尚欠該公司執行款60餘萬元,因涉及管理權限調整等問題,久拖未還,包保領導與執行局共同協商推動辦理,最終獲得區政府支持解決。

樅陽縣公安局包保領導在走訪某漁業公司時,瞭解到該企業存在長期被盜竊、運輸道路不暢等問題,後續通過打擊犯罪、加大巡查、開展宣傳教育等方式綜合施策,解決了其縣域範圍內該類企業的共性問題。

某戶外運動公司與某旅遊開發公司因租賃協議續簽問題存在爭議,銅陵市司法局包保領導在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妥善處理好雙方爭議,幫助項目順利開展。

據統計,2023年以來,銅陵市各護企小分隊共開展走訪活動600餘次,幫助企業解決優惠政策兌現、生產生活配套、項目建設手續辦理等實際問題400餘件。

“‘政法護企行三三制’還有‘橋樑’作用,通過深入企業、服務企業,讓政法幹警特別是領導幹部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環境和經濟形勢有了更深入的瞭解,使政法機關在行使職責過程中對企業生產經營感同身受,在辦理涉企案件過程中不機械辦案,不拘泥於法律條文,不侷限於‘就案辦案’。”潘虎說。

2024年5月,銅陵市銅官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涉民營企業內部人員職務侵佔案件過程中,不僅準確定性、高質高效辦結案件,還針對前期辦案中發現的企業內部制約機制不完善、財務管理責任不明確等問題,制發檢察建議督促整改,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根據企業和員工的需求,該院還爲企業量身定製法律課程,助力企業織密風險防控網。

“我們沒有‘就案辦案’,而是做好查辦案件的‘後半篇文章’,幫助企業構建完善刑事風險防控機制,助力企業建章立制,強化內部監督。”該案辦案檢察官、銅官區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姚亞平說。

“我們對檢察官的主動擔當和辛勤付出深表敬意,檢察官對企業合法權利、合法財產的保護,爲企業安心經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更有信心致力於高質量發展並服務社會。”涉案企業負責人芮銀玲說。

由點及面,持續優化機制,延伸司法服務

銅陵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開發區,這裡聚集着各類企業1800餘家,企業法治需求旺盛。

2023年9月,劉根所在公司的首次涉訴就是因爲該公司一名研發人員違反企業規章制度和競業限制,投資了一家同業競爭公司,使該公司面臨技術外泄和資源外泄風險。雖然此案最終達成和解,但其中涉及的科技型企業用工風險和知識產權外泄風險卻不容忽視。

“對於科技型企業來說,技術創新是推動企業成長和市場競爭力的關鍵。這些創新成果構成企業核心資產,不僅代表企業的技術優勢,還承載了企業的市場地位和未來發展潛力。若這些技術成果沒有及時通過法律手段加以保護,不僅會讓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喪失,還會導致同業間‘內卷式’惡性競爭,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都是致命威脅。”劉根說。

圍繞科技型企業用工糾紛和知識產權糾紛易發的共性問題,2024年9月,銅陵市法學會依託銅陵市司法局經開區分局“法治護航中心”設立銅陵市法學會經開區服務站,推動首席法律諮詢專家駐點辦公,實現“法治護航中心”和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雙平臺融合,精準服務園區企業法治需求。

據瞭解,該法學會基層服務站也是銅陵市委政法委、市法學會結合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制度及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整合該市“法治超市”、綜治中心、調解機構等已有資源,建成並運行的12個基層服務站點之一。

“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工作是法學會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舉措。我們將法學會基層服務站點建設和首席法律諮詢專家嵌入‘法治護航中心’,分行業、分主題強化助企惠企‘精準度’,可以起到‘1+1大於2’的作用。”銅陵市委政法委一級調研員、市法學會專職副會長劉聯合說。

同時,爲了加強園區內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內部法律風險防範能力,銅陵市法學會制發《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加強法律風險防範的參考性指引(試行)》,從企業申報、知識產權、勞動用工等16個方面幫助引導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建設,預防相關法律風險。

劉根不是銅陵本地人,機緣巧合先是在銅陵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後被銅陵市良好的製造業基礎和營商環境、科技孵化政策吸引,綜合考察決定紮根銅陵創業。

劉根告訴記者,受益於作爲被包保企業感受到的專業法律服務及銅陵市良好的營商環境,該公司已經籌劃明年在銅陵加大土地、廠房等固定資產投資。

“創業人不能忘了初心與根基,我們企業的根基在銅陵,我們公司的員工大多是銅陵人。創業以來,始終與我們保持深度合作的創業夥伴都深深感到銅陵是適合幹實業的熱土。我和我的企業、創業夥伴們都願意踏踏實實在銅陵‘安個家’。”劉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