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領+行業創新解鎖餐飲消費新活力

國際商報記者 魏橋

餐飲是促消費的重要領域,在穩增長、惠民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連日來,促進餐飲消費的利好舉措持續推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到,促進生活服務消費,其中包括提升餐飲服務品質,支持地方發展特色餐飲。

3月17日,2025年“中華美食薈”活動在湖北武漢啓動,以“樂享中華美食,共創美好生活”爲主題,將推出120餘項特色餐飲促消費活動,其中包括更多優惠便利的“餐飲+電影”“餐飲+賽事”等套餐服務,進一步釋放餐飲消費新活力。

自2021年以來,商務部持續組織開展“中華美食薈”系列餐飲促消費活動,爲提振和擴大餐飲消費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餐飲消費達到了5.57萬億元,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爲11.4%,也是佔比最大的品類。今年前兩個月,我國餐飲收入達9792億元,同比增長4.3%。

隨着一系列促消費舉措的落地實施,餐飲消費正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期。記者瞭解到,2025年“中華美食薈”活動將開展“樂享精彩賽事 尋味中華美食”“跟着電影品美食”“中華美食市集”等“+美食”活動。各地也將結合傳統節日、消費旺季、電影黃金檔、大型賽事和文體活動等,打造餐飲消費活動矩陣,培育餐飲消費新熱點。

中國社科院服務經濟與餐飲產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趙京橋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當前餐飲消費釋放的潛力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在國家政策指引下,各地積極落實相關促進餐飲消費政策,帶動地方特色飲食及美食文旅的發展;二是三四線城市等下沉市場釋放出較大消費活力,並呈現出更快速度的消費發展趨勢;三是隨着數字化餐飲持續推動創新發展,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新模式帶來新機遇,餐飲電商滲透率持續提升;四是消費需求升級與多元化發展趨勢明顯,同時消費者對文化消費、健康消費、體驗消費的追求推動着行業創新。

首發經濟作爲首店經濟的延伸,通過“首店、首展、首秀”等形式,爲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和獨特體驗,這也爲餐飲消費帶來新活力。今年年初,達美樂比薩重慶首店、裕蓮茶樓重慶首店生意均十分火爆。海底撈旗下焰請烤肉鋪子以城市首店矩陣形式落子廣州,率先入駐白雲區五號停機坪商圈,隨後佳兆業廣場店、頤高數碼廣場店兩店將相繼亮相,形成“三店齊開”的首店集羣效應。呷哺呷哺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島等地實現了新店“9連開”,新店生意火爆,其旗下品牌湊湊也推出了花雕醉雞鍋等創新產品,進一步豐富了產品矩陣。慫重慶火鍋廠、南京大牌檔不約而同在福州萬象城開設了首店。創新產品和服務成爲吸引消費者的關鍵因素,如麥當勞綠色童趣旗艦店在長沙開業,引領創新餐飲消費場景。

當前,餐飲消費煥發的新活力日益凸顯,趙京橋稱,銀髮羣體對品質與便捷餐飲的需求日益增長,這爲健康餐飲和社區餐飲市場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地方特色美食品牌的發展爲餐飲消費注入更多地域特色和文旅體驗。此外,跨界融合與文化賦能給餐飲消費帶來新活力,如餐飲與電影、賽事、非遺等結合讓美食體驗變得更美妙,零售與餐飲深度融合亦帶來極具性價比的餐飲產品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各地也在圍繞促進餐飲消費積極行動。有的地方聚焦當地特色,發力餐飲品牌建設與文化推廣。比如,近日廈門提出,培育和爭創“中華美食街區”,建設閩臺特色飲食夜市;開展“中華美食薈”、新閩菜等促銷宣傳,推出廈門美食之旅線路,打造“主題文化宴”和“一區一桌菜”;鼓勵餐廳參與“中華老字號”“米其林”“黑珍珠”“金梧桐”等評選。

有的地方則通過發放消費券,促進釋放餐飲消費潛力。比如,3月21日,2025年“食尚蓉城”餐飲消費券開啓發放,總計1500萬元;3月22日,2025“樂品上海”餐飲消費券第二輪將開始報名搖號,2025年將投入市級財政資金3.6億元等。

中國烹飪協會認爲,1—2月份,在假期消費和首發經濟的帶動下,餐飲消費持續增長,爲全年發展開了個好頭,對於提振2025年消費信心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接下來,餐飲企業要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精神,按照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的相關要求,積極參加商務部組織的“中華美食薈”系列活動,大力提振消費,提升服務品質,全面創新消費業態、場景和產品,推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爲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

“推動餐飲消費潛力釋放要多措並舉。”趙京橋建議,未來要按照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大力提振消費的工作部署,積極做好“提升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和改善消費環境”三項工作。

他表示,提升消費能力要充分發揮餐飲業的就業作用,更加重視靈活就業及餐飲業新興職業發展和職業教育投入,提高就業質量;增加優質供給要從需求端出發加快供給側改革,推動產品和服務的品質提升和創新,完善餐飲市場體系,繁榮餐飲產業生態,加大科技賦能力度,高度重視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發展和國際市場拓展;改善消費環境要從安全消費、透明消費、便捷消費、健康消費和服務評價五方面着手,打造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方便消費、開心消費的餐飲消費環境。

來源:國際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