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協同發力,中國經濟保持較強韌性

溫彬(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

王靜文(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宏觀研究中心主任)

4月,在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下,外部衝擊明顯加大,我國一些經濟指標增速較3月放緩。但在此情況下,我國經濟也展現出了較強韌性,基本上保持了穩定增長。

一是出口增速放緩。4月我國整體出口增速放緩至8.1%。4月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名義增長0.9%,較上月的7.7%放緩。二是製造業投資增速回落。在面臨外部不確定性時,製造業企業通常會選擇觀望,減少資本開支,進而導致製造業投資增速相應回落。1~4月製造業投資累計增長8.8%,較一季度放緩0.3個百分點,已降至年內最低水平。三是房地產市場出現一定降溫,一些居民選擇觀望。部分居民購房支出下降,導致房價、商品房銷售、房企施工以及資金來源等一系列指標有所下滑。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外部衝擊加劇的同時,我國經濟也展現出了較強韌性。這種韌性,既來自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也來自逆週期政策的加大對衝。

與製造業相比,服務業受外部衝擊會相對較弱。今年清明節期間,國內出遊人次同比增長6.3%,國內出遊總花費同比增長6.7%,已經彰顯出國內旅遊市場的復甦勢頭。從全月來看,4月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6.0%,爲今年以來月度增速的次高水平。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爲50.1%,明顯好於季節性水平。4月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失業率下降至4.7%,無論是降幅還是絕對水平均好於城鎮調查失業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服務業的穩健增長勢頭。

此外,在全國兩會之後,宏觀政策的逆週期調節作用也在充分發揮。1~4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5.8%,與一季度持平,隨着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緩解以及財政政策靠前發力、專項債加快發行,基建投資的動能有所增強。“兩新”政策效果繼續顯現,4月份,家電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俱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8%、33.5%、26.9%和19.9%,均明顯快於商品零售額增速;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帶動下,1~4月份設備購置投資增長18.2%,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4.5%。

可以看出,儘管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各方面積極應變、主動作爲,使經濟保持平穩增長勢頭。

新華社消息顯示,本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取得實質性進展,大幅降低雙邊關稅水平,美方取消了共計91%的加徵關稅,中方相應取消了91%的反制關稅;美方暫停實施24%的“對等關稅”,中方也相應暫停實施24%的反制關稅。這一舉措符合兩國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期待,也符合兩國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消息發佈之後,全球資金避險需求明顯消退,黃金價格下跌,股市繼續上漲。主要機構也對中國的經濟增速預期予以上調。不過,出口企業仍面臨諸多挑戰,我國仍需實施更加積極有爲的宏觀政策,着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近期,監管部門已經宣佈了一攬子金融政策,包括降準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以及創新或擴圍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等。國務院召開做強國內大循環工作推進會,要求把發展的戰略立足點放在做強國內大循環上,以國內大循環的內在穩定性和長期成長性對衝國際循環的不確定性。隨着相關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地顯效,我國經濟的韌性有望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