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具留有餘地,貨幣寬鬆預期升溫,30年國債指數ETF(511130)交投活躍,近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4.69億元

2025年4月8日 ,國債期貨午盤全線下跌,30年期主力合約跌0.51%,10年期主力合約跌0.15%,5年期主力合約跌0.1%,2年期主力合約跌0.05%。

ETF方面,30年國債指數ETF(511130)下跌0.84%,最新報價112.27元。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近1周累計上漲4.67%。流動性方面,30年國債指數ETF盤中換手26.48%,成交18.80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近1週日均成交33.26億元。

規模方面,30年國債指數ETF最新規模達71.38億元,創近1年新高。

份額方面,30年國債指數ETF最新份額達6310.37萬份,創近1年新高。

資金流入方面,30年國債指數ETF最新資金淨流入2.95億元。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4.69億元。

數據顯示,槓桿資金持續佈局中。30年國債指數ETF最新融資買入額達1.58億元,最新融資餘額達1.14億元。

截至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近1年淨值上漲15.90%,指數債券型基金排名3/361,居於前0.83%。從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自成立以來,最高單月回報爲5.35%,最長連漲月數爲4個月,最長連漲漲幅爲10.58%,漲跌月數比爲8/4,上漲月份平均收益率爲1.90%,月盈利百分比爲66.67%,月盈利概率爲70.82%,歷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爲100.00%。截至2025年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近6個月超越基準年化收益爲0.63%。

回撤方面,截至2025年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成立以來最大回撤6.89%,相對基準回撤1.28%。

費率方面,30年國債指數ETF管理費率爲0.15%,託管費率爲0.05%。

跟蹤精度方面,截至2025年4月7日,30年國債指數ETF近1年跟蹤誤差爲0.065%。

30年國債指數ETF緊密跟蹤上證30年期國債指數,上證30年期國債指數從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國債中,選取符合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30年期國債期貨近月合約可交割條件的債券作爲指數樣本,以反映滬市相應期限國債的整體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上證30年期國債指數(950175)前十大權重股分別爲20附息國債12(200012)、23附息國債23(230023)、24特別國債04(2400004)、21附息國債05(210005)、24特別國債06(2400006)、24特別國債01(2400001)、22附息國債08(220008)、21附息國債14(210014)、23附息國債09(230009)、22附息國債24(220024),前十大權重股合計佔比96.17%。

人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面對美濫施關稅的亂拳,我們心中有數、手上有招。未來根據形勢需要,降準、降息等貨幣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調整餘地,隨時可以出臺;財政政策已明確要加大支出強度、加快支出進度,財政赤字、專項債、特別國債等視情仍有進一步擴張空間;將以超常規力度提振國內消費,加快落實既定政策,並適時出臺一批儲備政策;以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堅決穩住資本市場,穩定市場信心,相關預案政策將陸續出臺

中泰期貨指出,目前債市的交易邏輯已經顯著的從資金面擔憂快速轉爲基本面,央行再收緊流動性意義已經不大,基本面VS資金面已經佔據壓倒性優勢。那麼如果外匯貶值是否會影響國內貨幣寬鬆?這可能也較難成爲市場核心,因爲即便是海外交易交易流動性衝擊美元指數也很難持續走強,因此,央行擇機降準降息的時機已到,貨幣寬鬆加碼爲時不遠。策略方面,建議考慮簡單有效的單邊策略,做陡收益率曲線亦可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