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賦能 市暖商興——從“消費熱潮”看活力福建

(原標題:政策賦能 市暖商興——從“消費熱潮”看活力福建)

編者按:消費,一頭連着生產發展,一頭連着民生福祉,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馬車,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直接體現。春節前,我省以“全閩樂購·煥新迎春”爲主題,“政策+活動+場景”三輪驅動,圍繞六個多元場景、聚焦十大消費領域,加速釋放消費潛力。今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聚焦不斷“上新”的經濟形態、日益豐富的消費場景、接連涌現的消費新增長點,探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的發展趨勢,洞見欣欣向榮的福建市場經濟活力。

東南網2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霞)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大力提振消費”放在今年重點任務第一位。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多措並舉提振消費。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及一攬子增量政策帶動下,福建持續壯大汽車家電、家裝廚衛等大宗消費,助力福茶、福酒、閩菜等“福品”消費。數據顯示,2024年,福建享受補貼430多萬人次,拉動消費近390億元。今年我省將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剛剛過去的春節,福建以“全閩樂購·煥新迎春”爲主題,開展500多場具有地方特色的促消費活動,發放消費券和消費補貼超1億元。一段時間來,記者實地走訪我省多個消費場景,從人流如織的商場到人頭攢動的餐廳,旺盛的人氣見證着福建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

3C產品掀起換新潮

“不久前,一位顧客在寶龍店購買了冰箱、電視、洗烘一體機等一整套家電,門店、品牌共補貼5000多元,政府補貼6000多元,一套家電直接省了1萬多元。”福建蘇寧易購門店經營中心總經理蔡澤烽說。

在消費品“國補”政策的帶動下,福建各地紛紛推出“市補”“店補”等優惠讓利。這兩個月,福建蘇寧易購趁勢設立新小區樣板間、老舊小區煥新服務站、政府以舊換新城市展等,疊加政府補貼、廠補、蘇寧補三重讓利。“近期,我們舉辦的一場內購會銷售額破億元。”蔡澤烽介紹,春節期間福建蘇寧易購家電類銷售額同比增長94%,3C數碼類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438%,其中手機品類貢獻超八成,iPhone 16系列、華爲Mate 70成換機首選。

分期免息、買贈立減、“6000元以上手機補貼計劃”……記者在福建多地家電賣場看到,諸多商家給出了力度高於政府購新補貼的優惠。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錶(手環)等3C產品的補貼政策以購新補貼的形式進行,且不強制要求消費者交回舊電子產品。某門店廈門公司副總經理楊成說:“手機、電腦最受歡迎,春節期間銷售額同比增長近3倍。”

數據顯示,去年福建家電以舊換新累計補貼119萬臺,拉動消費超51億元,家裝廚衛“煥新”帶動消費超100億元。今年,我省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關政策。

以舊換新讓更多製造業企業獲益。九牧廚衛集團搭建線上線下貫通的銷售渠道,整合全國店鋪資源,去年僅通過以舊換新實現的銷售額便達數億元,訂單超18萬單,覈銷家裝廚衛“煥新”補貼超8000萬元。

綠色消費成新趨勢

新春過後,在福州東二環泰禾廣場特斯拉體驗店,記者見到一位女士提了一輛Model 3後輪驅動版新車。特斯拉福建區域負責人劉曉嬌介紹:“這輛車享受8000元保險補貼,還能申請5年0息金融方案,月供僅2400多元。同時,還能疊加1.5萬元政府置換補貼。”

政策紅利疊加節日消費旺季,春節期間福州、廈門等地特斯拉門店客流量同比增長近五成。2025年前兩個月的訂單中,通過置換購買新車的用戶佔總銷量的三成以上。

泉州賽馳車行負責人張煒表示,泉州在全省率先確認撥付2024年第一批汽車以舊換新補貼後,店內銷售量翻了好幾番。“全年熱銷3600輛,單月最高銷售量近400輛。”

2024年,福建全年共完成汽車置換更新7.16萬輛,帶動消費超140億元;報廢更新6.11萬輛,拉動消費超90億元;全省限額以上單位新能源汽車零售額比上年增長36%。春節前夕,我省印發《2025年福建省汽車置換更新和報廢更新補貼實施細則》及一季度購車補貼政策,進一步擴大補貼覆蓋範圍、提升補貼力度。

數據和政策背後,不僅是技術進步與市場需求的雙重驅動,更是消費結構優化的生動體現。細看國家、省、市出臺的各類以舊換新補貼活動細則,鼓勵綠色消費是大勢所趨。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福建省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在傳統能源汽車補貼的基礎上增加1000元,去年下半年起新能源汽車銷售增速連續領跑傳統能源汽車,預計零售滲透率還將不斷提高,逐漸佔據市場主導地位。

在福建蘇寧易購門店裡,以掃地機器人、洗地機、乾衣機、洗碗機、淨水器等爲代表的新型電器同樣深受消費者歡迎。“綠色、智能成爲消費新趨勢。”蔡澤烽說,不少居民家中此前沒有配備該類智能家電,在補貼政策刺激下,這一品類商品加速普及。以主打掃地機器人產品的追覓爲例,銷量同比增長超10倍。

“福品”市場迎暖春

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農曆新年。福建消費市場多點開花、活力十足,老字號、閩菜館及重點餐飲企業結合春節消費熱點,推出系列“家鄉菜”。

甫一抵達莆田,張明首選就是去古街品嚐非遺美食“莆田紅團”,在一家排長隊的小店門口,張明耐心地等待現做的紅團“出爐”,“聽說這家是非遺體驗店,每天要賣出幾千個紅團”。

有30年曆史的福州傳統老店老福洲負責人告訴記者,春節前一週,門店客流量增幅顯著,高峰期要發200個號。“門店爲春節高峰期多備了3倍食材,沒想到,春節前6家門店200多桌的年夜飯全部預訂光了,客流高峰較往年延長了1周左右。”

春節期間,省商務發展資金安排1000萬元,支持各地發放“福建有口福”餐飲消費券;各地加快新閩菜推廣,持續舉辦八閩美食嘉年華、“一縣一桌菜”活動。大衆點評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必吃榜”榜單的總瀏覽量環比節前翻番,福州、泉州等地“必吃榜”異地用戶流量大漲,福州老福洲、泉州臨家閩南菜等“非遺年”熱門目的地的上榜餐廳,其異地用戶瀏覽量居全國上榜餐廳前列。

春節禮品市場需求集中釋放,老字號茶葉消費呈現明顯增長。春節期間,八馬茶業銷售額破千萬元的單品超20款。廈門的一家八馬門店負責人表示,今年的茶葉需求較往年更大,不少客戶於去年11月底就開始預訂春節的茶禮。開年首月,安溪縣茶葉電商渠道銷售額超10億元。“今年公司銷售額預計增長10%。”和平百茶(福建)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和平表示,趕訂單、忙生產是近期安溪縣廣大茶葉電商公司的常態。

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25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5%左右。圍繞這一目標,福建各地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強化“政策+活動”協同,加力擴圍實施2025年“兩新”政策,持續深挖消費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