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爭才 產險業面臨三大挑戰
產險業者普遍反映,特定職缺履歷數腰斬,新鮮人對薪資與工作彈性的期待普遍升高,與實際職務條件落差擴大。泰安產險表示,期望與現實落差影響工作穩定度,也增加人員流動風險。
不少產險業者提到「錄取後未報到問題」,新產、明臺產直言,部分應徵者在確定錄取後臨時放棄,導致職缺重啓、用人單位與人資疲於奔命。富邦產則指出,科技與數據人才競爭激烈,履歷年年遞減,資訊與資安職缺最難補足。
兆豐保與泰安產指出,應徵者專業能力與職務需求落差擴大,需花更多資源訓練與磨合;和泰產、國泰產、南山產等則指出,即使刊登職缺,實際收到的履歷遠低於預期,顯示供需失衡。
面對困境,各家產險也啓動因應策略期能吸引求職者前來應徵及留才。Z世代正持續進入職場,但Z世代想法跟X世代、Y世代有明顯差異。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分析,敢怒敢言、直來直往的Z世代,有望改變傳統的職場文化,公司文化應更契合新世代的需求;企業應該捨棄過去覺得員工善於忍耐的觀念,促進與新世代的溝通。
面對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賴麗敏說,日本製度及措施值得臺灣借鏡。
對產險業經營者而言,可以借鏡日本思考如何打造友善再就業婦女及高齡勞動者的職場,重新打造適合高齡者執行的作業流程、強化友善高齡的辦公設施、回聘有經驗的退休人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