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轉基因、中醫、預製菜、俄羅斯、烏克蘭
破除民粹主義言論:理性看待多元議題
作者:懷疑探索者
網絡上有一類很無能的低俗民粹主義觀點,錯誤的認爲支持轉基因的人,同時反對中醫和俄羅斯,支持預製菜和烏克蘭。
支持轉基因的人,對俄羅斯烏克蘭戰爭的真實觀點
將反對轉基因的人描繪成具有特定政治立場,更是荒謬的民粹主義思潮操弄。對一個國家的支持或友好態度,基於文化交流、歷史淵源、外交政策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與轉基因技術態度毫無關係。
許多中國民衆因喜愛俄羅斯文學、藝術而對俄羅斯有好感——更大的原因在於俄羅斯與美國關係不和睦,而相當一部分國人厭惡美國,所以把俄羅斯當做“打手棍子”——但在轉基因問題上觀點各異,有的支持利用轉基因技術解決糧食問題,有的則希望加強監管以確保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8月的《共青團報》的文章指出,俄羅斯政府對轉基因的態度並非禁止,而是逐漸支持和推動轉基因的商業化發展,具體觀點如下:
政策轉變:俄羅斯聯邦政府早已改變國策,不但允許合法進口轉基因作物,還允許在國內14個轉基因自由區進行種植。2013年,俄羅斯政府允許進口大量轉基因作物和生物,但審批程序繁瑣。2016年,政府頒佈並實施新法案,明確不禁止進口轉基因食品,還簡化了審批手續。
總統推動:普京總統是推廣轉基因的重要決策者,他在2015年12月的農業會議上表示“如果再拒絕轉基因商業化,我們的民族就不是理智的民族”,並要求下屬制定可行計劃,推動轉基因商業化。2017年,俄羅斯政府正式批准了一項開發轉基因商業品種的投資1110億盧布的聯邦計劃,按照規劃,預計到2027年開發出30個轉基因的植物和動物品種。
科研需求: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進展生物學研究所首席研究員Alexander Gaponenko指出,俄羅斯養殖業對大豆需求龐大,而全球83%的大豆爲轉基因品種,若不進口轉基因大豆,將面臨鉅額溢價成本,導致國內肉類和乳製品失去競爭力,所以必須進口轉基因大豆。
至於將支持轉基因的人污衊爲“賣國賊”,更是對科研工作者和理性支持者的惡意詆譭。支持轉基因技術的人羣中,有衆多科研人員爲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日夜鑽研。
以中國農業科學院的科學家們爲例,他們深入研究轉基因作物的抗病蟲害、耐逆境等特性,旨在培育更優質、高產的農作物品種,爲國家農業發展貢獻力量。還有一些農業企業,積極引進先進的轉基因技術,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增強中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出發點是爲國家繁榮發展,絕非“賣國”。
撥雲見日,破除惡意輿論裹挾即白的錯誤邏輯,破壞國內和諧的輿論氛圍,干擾公衆對國際事務的理性判斷。
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看穿這些惡意言論背後的不良企圖,秉持客觀、理性的態度,深入分析問題的本質,堅決抵制這種毫無根據的謠言和惡意抹黑,共同維護健康、理性的輿論環境,切實保障國家利益與公衆的知情權 。
在當下複雜的輿論場中,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肆意攪渾水,在諸多議題上炮製不實言論,惡意誤導公衆,尤其是在轉基因、國際局勢等問題上,強行構建錯誤關聯,製造對立與混亂。
在轉基因話題方面,他們無端地將支持轉基因的人描述成支持烏克蘭的羣體,這種強行關聯毫無事實依據。支持轉基因技術的人羣,出發點多是基於科學認知與對技術推動社會發展的期望。他們看到的是轉基因技術在解決糧食產量、應對全球糧食危機等方面的潛力,與國際政治立場中的俄烏衝突毫無瓜葛。
而在俄烏衝突引發的輿論漩渦裡,部分人惡意抹黑那些對俄羅斯出兵烏克蘭持有不同看法的人,污衊他們爲“賣國賊”,這種言論荒謬至極。事實上,幾乎所有所謂“反對俄羅斯出兵”的人,絕非是反對俄羅斯這個國家,其核心出發點是出於維護中國國家利益的深切考量 。
中國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堅定不移地以經濟建設爲中心。俄羅斯出兵烏克蘭後,國際局勢瞬間變得錯綜複雜,各方勢力都在試圖迫使中國在這場衝突中表明立場、選邊站隊。但此時提前站隊,對中國而言無疑是弊大於利。
若站在俄羅斯一方,隨着俄羅斯在國際上遭受孤立,面臨經濟封鎖與技術封鎖,中國與之緊密的經濟、能源等合作關係必然受到衝擊,這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和能源安全極爲不利。
若選擇站在烏克蘭這邊,中國與俄羅斯這一重要鄰國的關係必將惡化,俄羅斯在國際地緣政治中所處的關鍵位置,使其對於中國的戰略意義重大,與俄關係轉冷同樣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
所以,對於中國來說,最佳方案是呼籲俄羅斯儘快停火,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
——這也是中國政府的一貫立場,而支持轉基因的人與中國政府立場完全一致。
這一立場並非是在支持或反對某一方,而是完完全全從中國自身國家利益出發,旨在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爲中國的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那些惡意潑污水、將觀點不同者污衊爲“賣國賊”的人,其言論不僅極端,而且居心叵測,試圖利用非黑即白達到禍害正常社會秩序的目的。
澄清誤解:支持轉基因≠支持預製菜
在當下輿論場中,有一種偏激和錯誤的論調甚囂塵上,即把支持轉基因的人羣與支持預製菜劃上等號,這種無端的關聯與揣測,既是對支持轉基因羣體觀點的片面解讀,也是對預製菜問題的簡單粗暴處理,完全是毫無根據的污衊之詞。
先從科學原理上看,預製菜本身其實並無原罪。預製菜是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製品爲原料,經工業化預加工製成 ,它並非依靠添加防腐劑來保鮮,而是多采用冷鏈技術以及高溫殺菌等手段。在嚴格執行相關標準的情況下,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比如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高溫殺菌釜將菜品加熱到121°C並持續15 - 20分鐘,能有效殺滅幾乎一切微生物;密封包裝和冷鏈儲存,又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和酶的活性,在不添加防腐劑的前提下,也能讓預製菜有較長的保質期。
儘管預製菜在安全層面有保障,但支持轉基因的人並非就完全支持預製菜。
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營養健康角度來說,許多預製菜存在明顯短板。一方面,爲了追求口感和較長的保存期,預製菜普遍存在高糖、高鹽、高油的問題。高鹽飲食會增加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糖容易導致血糖波動,長期過量食用還會腐蝕牙齒;高油則易引發肥胖。另一方面,預製菜的食材種類,尤其是蔬菜種類相對較少,常見的多是胡蘿蔔、豌豆、土豆等易於儲存、不易變色的蔬菜,綠葉蔬菜含量不足,長期食用可能導致人體營養不均衡,難以滿足日常對各類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需求。
再聚焦到預製菜進校園這一爭議焦點,我所接觸到的支持轉基因的人,絕大多數,至少80%的人對此持反對態度。校園是孩子們成長的關鍵場所,飲食健康至關重要。孩子正處於生長髮育的特殊階段,對營養的需求全面且精細,預製菜難以滿足孩子們多樣化的營養需求。而且,讓孩子長期食用口味統一、營養相對單一的預製菜,未必就是最優選擇。再者,預製菜進校園還存在監管難度大、信息透明度低等問題,家長們難以知曉菜品的具體原料來源、加工過程等詳細信息,加上對預製菜的謠言氾濫,自然會憂心忡忡。
支持轉基因和支持預製菜之間不存在必然的邏輯聯繫。每個人對不同事物的看法都是基於其多方面的考量,不能因爲部分人支持轉基因,就強行給他們貼上也支持預製菜的標籤。我們應當以理性、客觀的態度看待這兩種事物,尊重不同人基於科學、健康和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的獨立思考與判斷 ,而不是製造無端的對立和不實的污衊。
高層次中醫完全支持轉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真正高層次的中醫從業者,如我認識的100多位副教授職稱以上的中醫,包括中醫院院長、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的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主任醫師等,他們都支持轉基因技術。這些中醫精英有着極高的科學素養、科研能力與高明醫術,掌握中醫精髓,秉持開放態度看待現代科學技術。他們明白中醫發展需兼容幷包,轉基因技術能爲中醫研究和應用帶來新契機,比如培育更優質的中藥材品種。而那些思想淺薄、未掌握中醫精髓的低層次中醫愛好者,可能因對科學知識的匱乏和認知侷限,盲目反對轉基因。
支持轉基因與反對中醫之間不存在必然聯繫。中醫和現代科學技術並非對立,許多支持轉基因技術的人,同樣認可中醫的價值。從事生物科學研究的學者,在支持轉基因技術的同時,選擇中醫理療方法緩解身體疲勞、調理身體機能,便是很好的體現。
這種無能的劃分方式,加劇了社會羣體間的對立和矛盾,阻礙了科學技術的合理發展與應用,干擾了公衆對不同事物的理性判斷。我們應以科學的態度、理性的思維,深入瞭解各個議題背後的真相,堅決抵制這類毫無根據的謠言和謬論,營造健康、和諧、理性的社會討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