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玄燕鷗現身澎湖貓嶼 幼鳥學飛、親鳥反芻餵食萌翻天
澎湖貓嶼島上的玄燕鷗,親鳥(右)以反芻方式餵食幼鳥(左)。(黃國揚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夏候鳥玄燕鷗的繁殖季,到6月底至7月初已漸漸進入了尾聲。玄燕鷗棲息在澎湖棲息最大宗的貓嶼,已可見成羣的玄燕鷗幼鳥,已開始進行飛翔及海上覓食活動。不過,幼鳥雖已能飛翔,但捕魚技能畢竟還嫌生嫩,有些還是要靠親鳥反芻餵食。
澎湖貓嶼島上的玄燕鷗繁殖季已近尾聲,但幼鳥(右)雖然能飛翔了,可是捕魚技能還是不足,所以常會對親鳥(左)鳴叫、或啄弄親鳥的嘴喙來乞食。(黃國揚提供/許逸民澎湖傳真)
玄燕鷗被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爲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在澎湖貓嶼有穩定大量的族羣,每年有數千只個體在此繁殖,臺灣本島沿海紀錄較爲零星。
而貓嶼是臺灣第一個海鳥生態保護區,雖然海拔高度只有70公尺,卻已是澎湖羣島中海拔最高的島嶼,也是集燕鷗生態與地景景觀於一身。
玄燕鷗,是鷗科的一種海鳥,全長40-45公分,翼展約75-86公分,重量約180克,也是燕鷗屬中體型最大的。主要出現在沿海及海島地區,繁殖期主要集中在澎湖,並以小魚、軟體動物及水生無脊椎動物爲食。較常貼近水面捕食獵物,少有俯衝入水的行爲。
玄燕鷗繁殖期4~9月,築巢於陡峭的巖壁,且相較於其它種燕鷗,有明顯使用以藜科及禾本科植物爲主巢材。窩卵數1枚爲主,少有2枚,孵卵期約35天,並以反芻的方式育雛,幼雛約40-50天才能飛行。
長年在貓嶼調查燕鷗生態的花嶼國小主任黃國揚,日前就記錄下珍貴的反芻影片。
黃國揚表示,今年夏天貓嶼的玄燕鷗自3月25日起登島進行繁殖活動,到了6月底至7月初已漸漸進入了尾聲,目前已將近有9成左右的玄燕鷗幼鳥,已開始進行飛翔及海上覓食活動,所以常可看到羣集的玄燕鷗,在貓嶼鄰近海域進行覓食活動,或在海上羣集漂浮短暫的進行休憩活動。
他說,玄燕鷗以淺跟抵踏式的方式進行獵食,不會衝到水中捕魚,也是與其它燕鷗捕食的方式不同。另一方面,玄燕鷗的幼鳥雖然能飛翔了,但是捕魚技能還是不足,所以常會對親鳥鳴叫、或啄弄親鳥的嘴喙來乞食。而在有了乞食的行爲,親鳥纔會反芻,從喙中吐出白色糜爛狀的食物進行餵食,這在澎湖的燕鷗中還有白眉燕鷗有這種行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