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生半導體 晶片獲經部肯定

振生半導體執行長張振豐(右)與副總統蕭美琴(左)在展場合影。圖/林宜蓁

量子運算時代即將來臨,傳統加密技術面臨被破解風險。新創公司振生半導體(Jmem Tek)專注開發後量子密碼(PQC)與物理不可複製功能(PUF)晶片,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整合PUF與PQC的安全晶片,並榮獲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潛力新創黑科技獎」。

該晶片以PUF作爲信任根,可防止晶片複製與旁路攻擊,通過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多項認證,包括FIPS 140-3 CAVP、FIPS 203(ML-KEM)、FIPS 204(ML-DSA),並支援ASCON演算法,符合最新SP 800-232標準,振生也是唯一通過資策會旁通道攻擊檢測(SCA)的後量子安全晶片企業。

近期,振生與神盾子公司安國國際科技聯手前往美國參加2025 OCP全球高峰會,於最新Arm架構CPU平臺Mobius100(CSS V3)展示PUF-based PQC安全解決方案,該方案以原生硬體加速與低延遲設計,能在晶片端提供高速可信運算,廣泛應用於國防、金融、資料中心與伺服器等高安全領域。

隨量子電腦能破解RSA與ECC加密,美國國安局(NSA)已宣佈2035年前全面採用PQC標準,歐盟、澳洲與加拿大亦啓動過渡時程。振生指出,唯有及早導入PQC架構,企業方能因應新世代資安威脅、接軌國際供應鏈。

振生半導體已取得20多項專利,兩年半內募資600萬美元,併成爲首家入選美國半導體加速器 Silicon Catalyst 的臺灣企業,該公司將於今起至24日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的AIoT Taiwan展(攤位:J0102)中,展示後量子密碼原生金鑰晶片,展現臺灣自主資安晶片的創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