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白雪公主》把文化上的雷踩了個遍”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道 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3月22日報道,在圍繞價值觀的巨大爭議聲中,由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版電影《白雪公主》21日起在美國上映。除由拉丁裔演員飾演白雪公主引發爭議外,演員之間圍繞巴勒斯坦問題的觀點對立等方面也掀起波瀾。在美國社會日益反對多元化的大背景下,面向大衆的娛樂作品也遭遇創作困境。
《白雪公主》源自格林童話,1937年首次被迪士尼改編爲長篇動畫影片。
真人版電影由拉丁裔歌手瑞秋·齊格勒扮演白雪公主,雖然原作中有白雪公主“膚白如雪”的描寫,但真人版將角色設定改爲“不畏風雪、內心強大的女性”。
齊格勒本人曾出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歌舞片《西區故事》,實力毋庸置疑,但其在電影公映前公開宣稱“動畫版已經過時”,激怒了原作粉絲。
而新作中取代王子出現的男青年被設定爲盜匪,白雪公主也不再是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而是變成了新時代的獨立女性。這在社交媒體上引發廣泛爭議,有人評論稱“過度關注政治正確的做法毀三觀”。
“七個小矮人”同樣引起爭議。一名患有侏儒症的知名演員認爲由真人出演小矮人“增加了人們對侏儒的偏見”,這迫使迪士尼最終採用電腦技術製作小矮人形象,卻又被批“奪走了侏儒演員的工作”。
此外,扮演王后的以色列籍演員蓋爾·加朵主張自己的國家攻打加沙合理合法,這導致社交媒體上掀起抵制此片的運動,而扮演白雪公主的齊格勒則支持巴勒斯坦一方。
有鑑於此,《華爾街日報》評論說:“新版《白雪公主》把文化上的雷踩了個遍,幾乎惹惱了所有領域的粉絲。”《紐約時報》則將其稱之爲迪士尼102年曆史上問題最多的項目。
對迪士尼來說,最大的失算在於未能跟上近年來美國社會思潮的劇變。真人版電影於2016年立項,2021年公佈主演人選。考慮到2020年席捲全美的“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過於偏向白人的選角方案彼時在好萊塢並不受歡迎。
之後因新冠疫情和好萊塢大罷工的影響,影片計劃推遲到2024年3月上映。其間美國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間的撕裂加深,直到特朗普重返白宮,開始對多元化運動發起反擊。
雖然針對《白雪公主》也不乏“感謝你們帶來了一位拉丁公主”這樣的善意評論,但觀衆到底會不會買賬?上映後首個週末的票房將告訴我們答案。(編譯/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