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太魯閣逐步開放! 到訪遊客持續增多
▲太魯閣園區持續修復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民衆能重新走入山海之境,體驗東部自然與文化的魅力。(圖/太管處提供,下同)
記者王兆麟/花蓮報導
時序步入暑假中段,太魯閣國家公園遊客中心也熱鬧着迎接遊客到訪。隨着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於114年暑期開始時重新開放大同大禮與崇德遊憩區,並推出天祥遊程與太魯閣臺地定點解說服務,期望在園區持續修復的過程中,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讓民衆能重新走入山海之境,體驗東部自然與文化的魅力。
▲清水斷崖及石碑是遊客喜愛拍照打卡的絕佳景點。
太管處觀察,目前到訪遊客中心的遊客已明顯增加,透過社羣平臺也可以看到許多遊客分享園區美照與遊憩心得,顯示民衆對太魯閣的喜愛與關注。
太管處爲目前開放的遊憩資源說明,歡迎大家到訪:1、 崇德遊憩區:著名的清水斷崖觀景點,已完成修復工程並提升安全強度後,重新開放,歡迎旅人到此迎着太平洋海風,賞東部特有日出曙光與月光海。2、 太魯閣臺地及遊客中心:可取得第1手遊憩資訊、欣賞影片及參觀特展。太管處更推出太魯閣臺地步道解說活動,只要5人即可預約解說,由解說員或解說志工免費帶您走訪太魯閣臺地步道及遊客中心,爲您介紹震後太魯閣臺地的自然與人文。3、 大同大禮與得卡倫步道:由太魯閣族族人與太管處共同修復,遊客可由太魯閣遊客中心經得卡倫步道,以健行方式前往部落,體驗族人生活與文化。可在得卡倫平臺俯瞰太魯閣與立霧溪出海口,進入大禮部落的禮拜堂、派出所及聚落老屋、竹屋等一窺山中生活風貌。4、 天祥遊憩區:推出塔比多步道森林探索、文天祥小徑觀察臺灣獼猴與野生動物及祥德寺步道靜心之旅等3種主題遊程,並開放天祥遊客中心、中橫故事館等設施供遊客遊憩使用。5、 西寶以西之景點:西寶社區、洛韶社區、關原遊憩區、小風口遊憩區、合歡北峰步道、小奇萊步道、石門山步道、合歡東峰步道、武嶺觀景臺等均可供民衆駐足休憩或健行。6、 山海聚落小旅行:太管處與周邊社區合作推展觀光,崇德聚落(崇德海灘遠眺清水斷崖、原住民特色藝品與風味餐等)、富世聚落(太魯閣族文創產業園區、亞泥生態公園等)與新城老街(特色建築與商店、新城海堤等)及三棧布拉旦聚落等。
▲太管處推出天祥遊程與太魯閣臺地定點解說服務。
此外,太管處仍提醒遊客園區設施雖逐步修復,但震後地質風險仍存,請遊客配合安全規定,選擇開放區域活動,切勿任意進入封閉區域。同時也建議遊客採「早上山、早下山」原則,避開午後天氣迥異變化,確保旅程安全。
▲▼大同大禮部落已重新開放。
中橫公路因災修工程進行管制與夜間封閉:關原至天祥段06:00至16:30開放通行,18:30後封閉;天祥至太魯閣段06:30至17:30間有5個時段放行,18:30後封閉,建議留意即時路況及天候變化,以免延誤行程。(最新資訊可藉:「公路局168即時路況」或「幸福公路APP」查詢)。
太魯閣那份穿越千萬年峽谷風華的氣魄仍在,清澈的溪水依舊在山谷間低語,大自然的靈魂未曾遠離,雖然太魯閣的重建歷程路遙艱辛,太管處將依復建計劃持續努力奮進,還有許多步道景區仍在復建工程中,重新開放前,太管處希望透過工程復建及持續精進設施防災強度;透過保育研究、周邊景點串連、負責任的旅遊等軟硬兼施的推動,來達成「增強防災韌性的太魯閣、兼顧安全永續的太魯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