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彈!28年老牌塑膠鞋業突關廠 股價殺跌停創新低
勝悅-KY股價弱勢。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今(9)日早盤大漲332.69點,再刷歷史新高24880.07點,但卻有個股慘吞跌停。勝悅-KY昨日召開重訊記者會,宣佈結束設廠長達28年福建晉江工廠,衝擊股價一開盤殺至跌停價5.47元,隨後跌停打開,目前約跌6.75%暫報5.66元。
勝悅-KY成立28年,手握Adidas、Reebok、安踏、特步、德爾惠、喬丹等大牌訂單,於昨日宣佈關掉福建晉江工廠,將停止鞋底與EVO膠粒的生產,以降低固定成本,至於關閉的廠區在停止生產後,爲活化資產提高利益,將轉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租,賺取租金收入。
勝悅-KY於2013年12月6日興櫃,股價一度衝至220元,當時曾擠下寶成、豐泰當上臺灣鞋王「股王」。後於2014年1月14日掛牌上市,上市第一年股價約落在90~175元區間,但此後股價一路走跌,去年11月股價跌破票面。
勝悅-KY因市場低迷,加上受制大陸政策及運動品牌鞋材需求趨緩,自2019年轉虧後,年年都陷入赤字經營,近二年更是每年虧掉逾半個股本,今年上半年雖然虧損收歛,但每股稅後淨損仍達到0.69元。
勝悅-KY代理髮言人郭燈佳表示,發展旅館事業目前仍處籌備階段,包括樣品設計及房間裝修等工作正陸續進行,而原結束的生產工廠將改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租,爲公司帶來租金收入。至於員工安置部分,勝悅均依當地政府相關規定,辦理遣散與補償,確保員工權益能獲得合理保障。
市場關注另一大廠再生-KY,由於受制大陸環保政策變革,及需求趨緩、鞋材應用趨勢變化,營運更早於勝悅-KY陷落虧損至今;如今,勝悅-KY宣告結束製造生產事業,市場聚焦勝悅-KY、再生-KY營運轉型規劃,以及是否會進一步規劃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