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DeepSeek的網絡攻擊有所下降!對話全國政協委員、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解決AI安全問題需要制度保障
財聯社3月3日訊(記者 郭鬆嶠)“今年兩會我比較關注人工智能安全和軟件產業健康發展。”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今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財聯社記者近日採訪齊向東。他對記者表示,這次DeepSeek橫空出世,彰顯了我國在科技創新上的巨大潛力,有力迴應了“脫鉤斷鏈”“小院高牆”等帶來的衝擊,不僅讓我們創新創業企業倍感振奮、幹勁十足,也爲我國科技創新實現從“追趕”到“引領”的蛻變,提供了重要戰略機遇。
同時齊向東對記者透露,近期,針對DeepSeek的網絡攻擊烈度有所下降,但攻擊行爲仍未完全停止。
齊向東表示,隨着AI技術的深度應用,AI發展正面臨三個方面的安全問題,包括AI大模型自身的安全問題、利用AI開展網絡攻擊的問題,以及通過攻擊AI引發的“網絡攻擊大爆炸”。對此,要從技術保障、制度保障、成果應用三方面入手,系統提升安全能力,以確保AI安全發展。
軟件產業的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
財聯社:在今年兩會上,您重點關注哪些問題?爲何格外關注這些領域? 今年兩會您有哪些期待?
齊向東:今年兩會我比較關注兩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安全,二是軟件產業健康發展。
先說人工智能安全。當前,以大模型爲代表的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刻重塑生產生活方式和科技創新模式。今年春節,國產大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引發了廣泛討論,它顛覆了傳統的人工智能創新模式,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加速向千行百業滲透。但是人工智能也有“成長”的煩惱,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應用,大模型所面臨的、所帶來的安全挑戰也日益嚴峻。奇安信是網絡和數據安全領域的領軍企業,保障人工智能時代的網絡空間安全是扛在我們肩上的重任。所以這次兩會我重點關注這方面內容,期待能夠用一些切實可行的舉措,爲人工智能安全發展貢獻新力量。
再說軟件產業健康發展。軟件產業是支撐新技術發展的關鍵,也是助推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我國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遇到了不小的挑戰。一方面,軟件產業是“內卷式”競爭的重災區,招投標“低價惡鬥”、技術評分體系有缺陷、項目轉包現象等等,都拖慢了軟件產業的創新步伐。另一方面,我們軟件產業的市場價值被嚴重低估了。有公開數據顯示,中國軟件產業市值前十名的總和與美國軟件行業前十名的市值總和相比,差了上百倍,這不利於軟件產業持續創新發展。所以,這次兩會我也格外關注這方面的內容,希望能爲軟件產業的健康發展出力獻策。
地方政府應該廣泛發動民間創新創業力量
財聯社: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也是大國博弈的重要陣地。你認爲,發展人工智能將對我國在國際競爭中增加哪些優勢和話語權?人工智能將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帶來哪些影響?
齊向東: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發展的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也是註定要走進千家萬戶的關鍵共性技術。大力發展人工智能,能切實增強我國在數字經濟、高水平人才引育和產業鏈供應鏈完整性等方面的優勢,提升我國在國際技術標準與安全治理等領域的話語權。
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人工智能發揮着“領頭雁”效應。作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中最重要的變革驅動力量,人工智能已在研發、生產、管理全環節廣泛應用,涌現出上百種場景和模式。但是,人工智能也大幅提升了網絡攻擊的烈度和廣度,網絡攻擊窗口不斷擴大、網絡攻擊手段不斷革新、網絡犯罪門檻持續降低,給傳統產業發展帶來了新風險、新挑戰,引發了社會高度關注。
財聯社:你認爲地方政府在構建人工智能產業生態方面如何取得顯著成效?如何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競爭中展現強大的實力和獨特優勢?
齊向東:人工智能產業是高精尖的科創型產業,這種產業的發展壯大往往並不是由權威主導的,而是由廣大創業者主導的。地方政府應該廣泛發動民間創新創業力量,全面支持科創企業的必要需求,不斷培育、鞏固、發展人工智能競爭新優勢。
比如,在技術攻堅期敢投入,做好“風險共擔者”。用政策和資本爲人工智能產業護航,不僅可以出臺針對性扶持政策,還可以提供多樣化的資金支持,運用種金融工具激勵創新。在產業成長期精準匹配要素資源,做好“服務者”。用好數智化工具,破除行政壁壘、簡化相應的審批流程,打造AI產業專屬的敏捷治理體系,讓科創企業心無旁騖搞發展。在全球化競爭中搭建協同合作網絡,做好“連接者”。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推動科研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並以更加主動的姿態嵌入區域化、全球化的產業鏈條,佔據關鍵節點位置,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邁向更高發展層次。
近期針對DeepSeek的網絡攻擊烈度有所下降,但攻擊行爲仍未完全停止
財聯社:DeepSeek的開源策略打破“巨頭壟斷”模式,另一方面,包括DeepSeek在內的杭州“六小龍”也都是“野生”的民營企業。在你看來,中國AI創新是否有“草根化”的趨勢?
齊向東:我國AI創新的“草根化”趨勢確實很明顯,這跟國家的前瞻性佈局、政策扶持以及全方位的資源投入密不可分。AI屬於通用型創新,它的獨特之處在於並非由權威主導,而是由廣大創業者主導的。這次DeepSeek的爆火,以及杭州“六小龍”等科創企業的成功,都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但我們也必須清楚,沒有國家作爲堅實後盾,這些“草根”力量也是難以茁壯成長的。今年年初,國家AI產業投資基金成立,爲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釋放了更多增長空間。
繼續守護並延續AI創新的“草根化”趨勢,保持“自下而上”的創新張力,對我國 AI 產業發展乃至整個科技創新生態意義重大。建議國家從政策引導、優化營商環境、生態協同等維度入手,進一步激發民間創新創業熱情。比如,出臺專門針對科創民營企業的創新政策,酌情給予創新保護期、稅收減免、財政補貼等;用好金融工具,設立專項風險補償基金,以資金支持激發創新活力;同時優化算力調度、牽頭建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等等。
財聯社:我們注意到,不久前DeepSeek線上服務受到大規模惡意攻擊,這也讓大模型的安全問題受到關注。據奇安信XLab實驗室監測到的最新情況,近期對DeepSeek的網絡攻擊是否仍在繼續?
齊向東:近期針對DeepSeek的網絡攻擊烈度有所下降,但攻擊行爲仍未完全停止。除夕當天,奇安信獨家發佈報告,針對DeepSeek攻擊事件做出預警,大年初一,攻擊烈度果然激增,作爲職業打手的殭屍網絡開始下場,DeepSeek服務器遭到重擊。春節期間這波攻擊峰值過後,針對DeepSeek的攻擊有所下降,但依舊時有發生。2月10日,我們檢測到一個新的殭屍網絡moobot曾短暫參與過攻擊,但並未造成實質影響。
2月初,我們通過持續跟蹤監測發現,針對DeepSeek的仿冒網站、釣魚網站數量已經超過2千個,並且在快速增加,於是再次發佈預警,提醒用戶保持警惕,DeepSeek官方也對此事做出迴應。
此外,我們發現目前活躍的運行DeepSeek等大模型的服務器有九成沒有采取安全措施。這種“裸奔”狀態會導致任何人不需要任何認證即可隨意調用、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訪問這些服務,極有可能造成數據泄露和服務中斷,甚至可以發送指令刪除所部署的DeepSeek、Qwen等大模型文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