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刺+電鑽不燃不爆 寧德時代鈉離子動力電池年底量產 曾毓羣展望“多核時代”
財聯社4月21日訊(記者 曾楚楚)早在寧德時代(300750.SZ)上週官宣將舉辦“超級科技日”品牌活動之時,市場已經“蠢蠢欲動”,對其“邊界覺醒”的產品各種猜測。
今日下午,寧德時代舉辦主題爲“邊界覺醒”的超級科技日活動,活動上寧德時代發佈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鈉新”鈉離子電池品牌、驍遙雙核電池三款產品和相關技術。
寧德時代董事長兼CEO曾毓羣再次現身公司宣傳活動,強調“鈉電體系的突破意義重大”“多核時代”的到來。
動力鈉離子電池12月量產
在今日發佈會上,寧德時代將自己的鈉離子電池品牌命名爲“鈉新”,寧德時代國內商用車&乘用車CTO高煥介紹,鈉新電池達到行業量產最高水平,能量密度達到175wh/kg,該電池經過多面擠壓、針刺貫穿、電鑽穿透、電池鋸斷,能夠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寧德時代共發佈了兩款鈉離子電池產品,第一個產品爲24V重卡啓駐一體蓄電池,該產品能夠做到八年總成本較鉛酸電池降低61%,首發落地一汽解放車型,將於今年6月份正式量產。
“鈉新”品牌第二個鈉離子電池產品爲乘用車動力電池,高煥在發佈會上表示,這是“全球首個大規模量產鈉離子動力電池”,該電池搭載混動車純電續航能夠大於200km,搭載純電車續航大於500km,在溫度零下40度能夠保持90%可用電量,充電峰值5C,30%-80%SOC補能只需要10分鐘,電池壽命達到10000次循環,將於今年12月正式量產。
財聯社記者從寧德時代處獲悉,鈉電乘用車動力電池將首發落地巧克力換電車型。在寧德時代去年12月舉辦的換電戰略大會上,公司披露在換電上已與長安、廣汽、北汽、五菱、一汽合作,將共同推出10款換電車型。
值得注意的是,寧德時代此前曾發佈過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6月,工信部覈准鈉離子電池裝車,披露了奇瑞冰激凌車型搭載寧德時代鈉電池。
有科技日活動現場工作人員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述第一代鈉離子搭載的車型已經小批量投放,還處於市場驗證階段。
現場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相對於奇瑞搭載的第一代鈉電池,寧德時代第二代鈉電池在材料級別做了一些改變帶來了成本的優化,其能量密度上有所提升。在正極材料上,包括普魯士藍、層狀氧化物都在做,最終量產會根據選用車型的成本要求跟性能要求,纔會選擇材料去實現量產。
“還有其他變化,現在還沒有完全定型下來,所以說最終量產是什麼狀態的,具體用什麼樣的技術路線都沒有定。”工作人員表示。
對於下游應用端對鈉離子電池最大的需求卡點在哪,該工作人員表示“還是成本”,“市場太捲了,都還在追求更低的成本。鈉電成本基本是要低到比鋰電池還要低,才具備市場的可行性。”
從行業來看,在2022年鋰價觸及60萬元/噸的頂峰時,鈉離子電池迎來“井噴”式發展,但在近兩年鋰價暴跌下,鈉離子電池相對鋰電池成本優勢迅速萎縮,產業化增速縮緊。從目前的現狀看,下游應用已經更加清晰,但產業化規模還是在發展階段。
在去年10月份,寧德時代發佈增混電池新品,再次打開鈉離子電池新的應用場景。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計2024年我國鈉離子電池出貨量超1.5GWh,2025年出貨量超4.5GWh,2030年出貨量有望超30GWh。
二代神行超充發布 曾毓羣現身展望“多核時代”
除鈉電池外,今日寧德時代“超級科技日”還發布了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是全球首款兼具800km超長續航和峰值12C的磷酸鐵鋰電池,12C峰值充電功率突破1.3兆瓦,能夠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超520公里。
據寧德時代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底,寧德時代神行超充電池已經在16家車企的39款車型上落地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寧德時代高管曾多次在業績交流會上提及,神行電池等具有溢價的新產品對公司毛利率有提升作用,今年神行等新產品在公司產品中的滲透率預計將從三成提到七至八成,但是否會對毛利率仍有提升作用,則需要視市場情況決定。
第三個新品則是驍遙雙核電池,基於寧德時代雙核架構與自生產負極材料技術結合而成的“驍遙雙核電池”。據高煥介紹,雙核架構設計參照是飛機雙發動機架構的功能,自生成負極技術則不使用傳統石墨負極,讓金屬元素層積在集流體上,能夠讓電池體積能量密度提升60%。
結合雙核架構與自生成負極技術的驍遙雙核電池,包括“鈉鐵”雙核電池,由鈉新電池與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組成,能夠實現續航里程700km;“鐵鐵”雙核電池,由第二代神行超充電池與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技術組成,純電續航能達到1000km;“三元鐵/雙三元”雙核電池,由三元體系與磷酸鐵鋰自生成負極電池組合,其中雙三元組合體系最高純電續航能達到1500km。
自去年12月換電生態大會後,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再次出現在寧德時代宣傳活動併發言。
曾毓羣在今日的活動上表示,鈉電體系的突破意義重大,打開了資源邊界,而鈉電的成熟,加速了“多核時代”的到來,多核技術的應用意味着加速新能源全場景產業化,不只限於今天討論的乘用車領域,還將在電動巴士、重卡、飛機、船舶、工商業等全領域落地,同時也會大大加快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的應用進程。
“多核時代的本質,意味着寧德時代將把動力電池從參數推動階段,帶入到需求引領階段。”曾毓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