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國?抵制美國貨升溫 加拿大商家爭打「楓葉」牌
加拿大商店的貨架上掀起「楓葉」標籤狂熱。(圖/路透社)
「抵制美國貨」的浪潮在加拿大愈演愈烈。隨着與鄰國關係日趨緊張,加拿大民衆開始自發性地抵制在美國製造的商品。爲了迎合這種日益高漲的反美購物浪潮,各品牌商和零售商也在大肆宣傳,一股「楓葉」標籤的熱潮正在蔓延開來。
據《華爾街日報》、加新社(The Canadian Press)等報導,帶有加拿大國旗楓葉標誌,並配有「加拿大製造」、「加拿大設計」、「自豪地爲加拿大人服務」等文字標籤的商品數量,正在加拿大國內迅速增加。
整個加拿大正興起一股抵制美國商品的運動,以迴應川普政府提出的關稅威脅和領土吞併主張。據市場研究顧問公司NielsenIQ調查,3月的一項調查顯示,約有3分之1的受訪者完全抵制美國製造的產品。同時,Spring Financial的一項調查發現,5分之4的加拿大人正在有意識地購買更多加拿大製造的產品。
廠商爭相加強貨品「身分認同」,有時甚至美化自身的「加拿大血統」,業界稱這種現象爲「楓葉漂洗」或「楓葉鍍金」。而令人玩味的是,在這些貼上「楓葉」標籤的商品中,甚至不乏有一些美國公司「混入其中」,並引發了不少爭議。
美國知名罐頭湯生產商金寶(Campbell's Company)旗下的「Habitant」系列湯品,就包含一款基於傳統加拿大魁北克食譜的豌豆湯,罐身上印有小型的「加拿大設計」標籤。
金寶公司發言人James Regan透過聲明迴應表示,該公司已收到一些消費者要求澄清「加拿大設計」的含義。他指出,自2018年以來,金寶產品上一直貼有這個標籤,意指產品是根據加拿大人口味偏好開發。他還進一步說明,用於製作Habitant豌豆湯的豌豆是「由加拿大農民種植的」。
這場加拿大全民的「抵制美國貨」浪潮也讓有着敏銳市場觸覺的商人找到了商機。今年2月,蒙特婁的科技企業家Christopher Dip和他的朋友Alexandre Hamila就推出了一款名爲「Buy Beaver」的應用程式,該應用程式會根據產品的產地、原料來源以及品牌所有者,對產品進行評級。這款應用程式的下載量已達15萬次。目前該App的同類產品BeaverMade和O SCANada。
然而考量到美國與加拿大經濟之間長期以來緊密的關聯,究竟如何纔算加拿大商品,也引起加拿大民間的熱烈討論。亞伯達省卡加立(Calgary)居民Heather Buchanan表示,如果生產商品的公司是加拿大所有,那麼她認爲該產品就是加拿大製造的。在購物時,她會上網搜尋公司名稱,並努力支持小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