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走進”教科書的遺址,有着哪些驚喜?
來源:人民網
“牛河梁遺址位於遼寧朝陽,屬於西遼河流域的紅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800—5000年。遺址中有祭壇、女神廟和埋葬着貴族的積石冢,反映了紅山文化晚期的社會分化和祭祀禮儀。”2024年秋季,牛河梁遺址走進義務教育新版教科書《中國歷史》,讓廣大青少年對紅山文化有了更多瞭解。
從“文明曙光”到“紅山古國”,考古發現不斷推進對牛河梁遺址乃至紅山文化的認識。7月6日14時,由國家文物局、人民網聯合出品的《中國考古大講堂》第五季第二期正式推出。本期節目邀請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世界考古研究室主任、牛河梁遺址發掘領隊賈笑冰,講述牛河梁遺址考古發掘新進展。
牛河梁遺址是國內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集壇、廟、冢於一體的大型祭祀遺址,其中壇、廟、冢有着嚴謹的佈局。女神廟和山臺位於牛河梁主樑樑頂,坐北朝南;祭壇坐落於女神廟正南方,低於主樑的山樑中部,呈“北廟南壇”佈局,形成一條南北中軸線;其他積石冢分佈於四周。牛河梁遺址發現的壇、廟、冢羣,代表了中國北方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從這裡看到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