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蔣欣贏了孫儷

據說下週就是一年一度「有什麼事過了年再說」的摸魚周了。

我來給大家提供點摸魚素材。

甄嬛傳“小主節”晚會

平臺

優酷

時長

全程8h(包括訪談)

推薦程度

1月11號的甄嬛傳晚會,之前宣傳的風很大。

看到有些人說“太好了是甄嬛傳,我們有救了”。

但實際效果……多少有點創飛甄學愛好者。

我也是被創飛的那個。

看直播收費28塊,比較好看的內容基本都在晚會節目之外。

陶昕然的訪談證實了安小鳥對甄嬛的因愛生恨,放出了她當年的劇本。

還有蔣欣一羣人的聊天也挺好看。

至於晚會本身,更像一個披着《甄嬛傳》外衣的拼盤演唱會。

一羣演員遊離在角色之外。

劇裡氣血不足的端妃唱《你要跳舞嗎》,祺貴人唱《霓虹甜心》,安陵容唱《看我72變》……

搖滾圈和古裝劇合體,給觀衆們看無語了。

我朋友在現場,說她在的區域根本沒啥人鼓掌。

最受人詬病的,還是很多演員看起來都是來走穴的,不怎麼走心。

情緒相當飽滿的,都是那些靠甄嬛傳IP賺流量的小演員。

這也無可厚非。

誰能保證和13年前項目組裡的前同事,再見面仍然親如一家呢?

內娛的咖位修羅場,有時候也不比後宮強多少。

不過蔣欣的表現很亮眼。

最後退場的時候,其他演員包括孫儷,大多蜻蜓點水地表示感謝。

但蔣欣紅着眼眶,直接行了個大禮。

貢獻了這場晚會爲數不多的感動。

《博物館是什麼》

——陳建明 張小溪

豆瓣評分

8.5

閱讀時長

約8h

推薦程度

前兩年流行各種各樣的行業紀實文學,像是《我在北京送快遞》。

去年又開始流行直擊行業本身的對話。

比如《世界上爲什麼要有圖書館》,是豆瓣2024中國文學榜單TOP1。

但圖書館其實也是博物館的一種。

如果讓我去推薦一本類似的書,應該是這本——《博物館是什麼》。

我很喜歡去各地的博物館玩兒。

去年年中,我去天津博物館溜達,偶然看見了這樣一幕。

是博物館的員工們正在裝修新展館。

我當時就在想,一座博物館的內部運行邏輯到底是怎樣的呢?是不是也體現了當地的文化傳播水準?

這個想法,和《博物館是什麼》裡面的觀點不謀而合。

這是一本訪談錄,訪談者是之前的湖南衛視編導,受訪者是博物館界“南陳北韓”中的陳建明。

陳建明老師是湖南博物院的前館長。

湖南博物院在國內的排名很高,憑着”一山一水一女屍“,在一些榜單裡僅次於故宮博物院。

從我作爲遊客的角度來講,湖南博物院確實從人文到陳列,都要遠超很多博物館。

受訪者的超前,爲這本訪談增加了很多實際的價值。

你會在這本書裡看到博物館運行的實際問題,包括文物的擺放、智能設施的雞肋、文物修護的枯燥,甚至明白爲啥博物館那麼冷(因爲文物保存的溫度需要設置在20度左右,而製冷的展覽櫃又太貴了,只能讓遊客跟文物一塊吹冷氣)。

也能去了解一個超大型的社會機構是如何保證運行的,有益於形成宏觀思維。

相當於講了一些《國家寶藏》幕後的故事。

不過這本書也存在一些訪談錄常見的“內容冗雜”的問題。

如果能適當刪減個五分之一,再少些求生欲比較強的對話,可能會更完美一些。

但我仍然很喜歡這本書。

陳建明老師說,博物館的外在陳設也是我們現代人生活的”歷史痕跡“。

一座好的博物館,能讓我們在歷史中爆發出向上的力量,作用於當下和未來。

希望下次走進博物館裡,我們不僅可以去認真觀察陳列的文物。

還能看到館內的動線、服務,還有站在文物前認真觀察的小孩們~

《大城市卷不動了,去小城市開家咖啡店可行嗎|安吉搞錢指南》

——下一站小城(播客)

節目時長

1h12min

推薦程度

據說中產破產三件套是“開書店、開咖啡店、開酒吧”。

我也有過開書店或者咖啡店的想法,而且實打實地研究過。

這期播客好像很小衆,但說了一些很多人都需要聽的大實話。

嘉賓是一個在浙江安吉開了10家咖啡廳的老闆。

她講了講,如果想在一個小城市(特別是旅遊城市)開咖啡店,有什麼坑要避。

包括怎麼選址、怎麼控制成本、怎麼挖掘本地特色。

還是挺實在的。

不過聽到最後,最大的感受還是——別開咖啡店。

她最後提出了一個旅遊或者旅居的小衆思路,我覺得可以一試:

假設你要在這裡創業。

然後你就會自動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人文地貌。

用很特別的視角,觀察一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