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新興職業,你聽過嗎?

五一勞動節,各行各業,各有各的精彩!這些新興職業,你聽說過嗎?

一,無人機飛手。低空經濟迅速崛起,無人機的使用率也大大提升。2025年,全國對無人機駕駛員的需求缺口超過了50萬人。農業巡檢、物流運輸、影視行業……處處需要“飛手”支持。

趙鑫是山東菏澤的第一位植保無人機“女飛手”,她可以通過無人機給農田精準噴灑農藥,不僅速度快,還能節省50%的以上的農藥,特別受農戶的歡迎。現在無人機駕駛這個行業不僅規模擴大,也在逐漸正規化,想成爲趙鑫這樣的專業無人機飛手,可以去“駕校”學習,考取專業執照,持證上崗。

二,寵物臨終關懷師。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快、壓力大,養寵成爲了很多人治癒自己的方式,寵物經濟前景可觀。隨着我國養寵數量突破2億大關,寵物臨終善後服務在逐漸成爲寵物“家長”們的“剛需”。

985碩士張英俊畢業後在大連開了一家寵物殯葬店。短短一年多時間,她爲1000多隻寵物提供了殯葬服務,幫助寵物主人完成告別的同時,也讓自己在這個新興領域找到了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目前,我國寵物善後服務的覆蓋率仍不足15%,也正是這個行業缺口,給寵物臨終關懷師提供了更高的附加值。

三,專業陪診師。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經超過了3.8億,銀髮經濟也是一片值得探索的藍海。如今,老人的就醫需求催生了規模龐大的市場,據預測2025年我國陪診市場將突破千億大關。

在北京,職業陪診師柴曉娜已經從個人陪診師“進階”到了陪診團隊的負責人。她的雙肩包裡裝着消毒液、蘇打餅乾和備用口罩,這是陪診師的“標配”。像柴曉娜這樣的專業陪診師,可以爲老人提供掛號、取藥等服務,就像一名“臨時家人”,給予老人幫助和關懷。

其實,每一種新職業的誕生,都會折射出時代發展的影子。這三種新興職業,都是從民間自發而成,呼應的是當代人們的新需求——更高效的生活,更溫暖的情感,以及更個性的服務。

當然,隨着新興職業的規模逐漸擴大,它們在接受市場競爭考驗的同時,也勢必將從野蠻生長的小路,逐漸走上系統規範的大路——明確管理主體,制定行業標準,培育人才梯隊,這些新興職業的未來纔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