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陝西小夥語文教學花樣多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松樹簡筆畫怎麼畫?問是什麼手勢?”
4月21日下午,在新疆尼勒克縣木斯鎮烏圖九年制中心學校,琅琅讀書聲從三年級教室傳來,來此輪崗交流的尼勒克縣第一小學語文教師張明,指導學生運用手勢舞,讓學生品味經典韻味。
“希望孩子們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走出去擁抱更廣闊的世界,探索無限可能。”張明說。
2019年秋,剛從西安歐亞學院畢業的張明站在人生路口,最終他選擇奔赴新疆尼勒克縣支教。面對親友的不解,這個陝西小夥卻滿腔熱血響應“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號召。
初到尼勒克縣,這裡的環境氣候遠超張明的想象:氣候乾燥讓他時常遭受鼻腔出血之苦,“早穿棉襖午穿紗”的溫差也是考驗。更具挑戰性的是語言關,當地部分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基礎薄弱,影響教學進度。
面對一個個難題,張明沒有退縮,而是因材施教。
“孩子們能歌善舞,我就琢磨着,能不能把古詩詞編成手勢舞,讓他們在舞蹈中感受詩詞韻律之美,進而培養他們對中華經典詩詞的興趣。”張明分享着他的教學靈感。
在張明看來,傳統詩詞教學方式對於孩子們來說或許稍顯枯燥,而將詩詞與孩子們喜愛的舞蹈相結合,或許能激發學習熱情。
事實正如張明所想,“舞蹈+詩詞”教學方式取得顯著成效,孩子們很快就沉浸其中,學習興趣大幅提升,學習速度也明顯加快,有的學生說:“以前背詩詞覺得好難,現在邊跳邊學,感覺有趣又好記。”
除了將古詩詞編成手勢舞,張明還充分挖掘孩子們的天賦,引導他們通過角色扮演方式演繹課文。他自創“聲音魔法課”,用動畫片配音激發孩子們的表達欲。同時,組織“小小新聞主播”比賽,甚至帶着學生到廣場上朗誦……而他做的這些都是爲了提高孩子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
2022年,張明指導學生鬆格拉·葉力江參加第八屆花樣少年全國青少年語言藝術展演暨社會藝術朗誦教學成果展新疆區展區活動,並奪得“鳳凰新星金獎”。孩子父親很是激動,專程向他表示感謝。
作爲語文教師,張明這位“孩子王”的腳步不止於校園。每個週末,他都會去當地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推廣並教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累計培訓各族青少年1000餘人次。
在張明影響下,2021年,“推普聯盟”——百靈鳥誦讀社誕生。社員們經常走進當地巴扎宣傳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景區舉辦“送經典進景區”活動,連續兩年協辦尼勒克縣主持人大賽。今年4月,該誦讀社團隊朗誦的《夢中的草原》,在“品讀經典 聲動新疆”第五屆全民誦讀大賽中獲二等獎。
六年時光,“外鄉人”已成爲“新疆兒子娃娃”。有人問張明是否後悔放棄大城市發展機會,張明指着中國地圖笑道:“你看,西安到尼勒克的直線距離,在孩子們琅琅讀書聲裡早已歸零。”
爲了更好教書,張明不斷提高教學能力,2023年,他考取了自治區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證書。“我現在正籌備打造新媒體推普工作室,希望能讓更多人受益。”張明說,他將繼續爲西部教育發光發熱,讓青春在奉獻中綻放最耀眼的光!(李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