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抑鬱症,這就是抑鬱症的治法...
抑鬱症,本身就是個“虛證”,你再去用藥抑制他,還能不出問題?
不光是沒治好,反倒是燥起來了。
爲什麼?
不就是那個“寒”,一直沒去掉嘛。
寒一直不去,那麼氣血津液就會一直被消耗。時間久了,氣血越來越少。寒氣再往裡進,會把人體的氣血給鬱閉起來的。
鬱閉的久了,內在的火氣會越來越大,就會化燥。
與其做什麼心理量表,不如去看看脈象啊。不都已經是“沉弦脈”了嗎?
沉脈,是氣血少了,沒有往外頂的力。弦脈,是氣被鬱閉住了。
用一句話說,就是氣機不通暢。
不少人吃的方子,本身就有問題。有的方子還能說的過去,用一些經方,比如旋覆代赭石湯、蘇子降氣湯、橘皮竹茹湯、小柴胡湯、溫膽湯。
剩下的那些更不像話:
只是在調理體質的同時加了幾味降氣、理氣藥進去,姜厚朴、半夏、旋覆花、香附、木香這些,壓根就沒有用經方來調這個病。
抑鬱症,在輕度和中度之間,強調的是疏肝。
疏肝,柴胡是關鍵,柴胡入肝經,是疏肝解鬱的。
其實用到了柴胡,說明這病已經到半里半表了。但是不管怎麼說,輕度的抑鬱,倒好治。
因爲肝的問題,無非就是肝虛肝實,夾雜些溼熱溼痰,或者再加上點脾胃和心的病變。
心肝補一補,脾胃調一調,溼熱去一去,也沒那麼難搞。
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截斷病情,那麼肝木氣鬱結,下克脾胃土,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肝木氣也會同時受損。
肝木氣受損,會通過經絡系統向腎水氣發出求救信號。
腎水氣上行,助肝木氣。肝木氣獲得援助,克脾土氣反而更厲害。
脾土氣負責輸布五臟六腑,脾土氣自身難保,必然導致輸布腎水氣不足。
這就是體內供養平衡被打破了:
肝氣鬱結未解,脾胃受損,腎水氣也愈發枯竭。
所以,此時需要藉助外力作用。
開藥方的原理就是:開脾胃的藥,疏解肝鬱氣滯的藥,以及滋補腎水的藥配伍。
這個時候,疏解鬱肝就只是治標了,治本在健脾胃,滋補腎水。
抑鬱症,如果再往下發展,腎水氣不足,肝木氣失去腎水氣滋養,肝鬱更厲害。肝鬱剋制脾胃太過,脾胃承擔全身營養精華傳輸,脾胃受傷完成不了輸布任務,就會發出報警求救信號到心火氣。
心火氣因爲肝木鬱,已經失去了充足的生化源頭。又怎能有多餘的心火氣去救脾胃土氣?
肺金氣住在心火氣隔壁,因爲脾胃是輸布五臟六腑氣,肺金則是調度五臟六腑氣的,肺金感受到髒氣輸布紊亂,也向心火發出報警信號。
心主百脈,百脈歸宗。
在如此緊急情況下,心火反克肺金功能。肺金自身難保,乾脆罷工。
肝的木氣失去了肺金氣制約,肝鬱無解。
這就到了重度抑鬱。
抑鬱症,到了重度,基本是啥也幹不了,啥也不想幹。
有的大夫很天真,就是逍遙散加上各種安神解鬱的藥,這個路子只能應對簡單的情緒問題。
抑鬱症,如果是久病,如果是陽虛體質,這個路數就不行。
因爲重度抑鬱症,普遍有淤和虛的問題了,需要當歸劑的補。
如果還不夠,可能要地黃阿膠這一類,再加上疏通的藥,就是細辛通草。
甚至需要加活血化瘀的藥,桃仁丹蔘三七之類,就看有沒有這些症狀的指徵了。
附子,也是在這個時候用。
附子,乾薑,吳茱萸,肉桂,細辛,桂枝。
只有到了三陰真寒,才需要扶陽損陰。
吳茱萸,就是典型的有破無補,間接扶陽。
附子、乾薑,是直接扶陽。
如果陰濁上逆的厲害,不破陰就不行,你直接扶陽,會出現陰包陽的格局,鬱火生其中。
這時候,必須先把陰濁減弱了,扶陽纔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