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人性(太現實了)
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
人先天的本性是相近的,而不同的閱歷,會讓人性發生很大的變化。
如此,人性便有了黑暗和光輝之分。
但人性藏於心,光從表面也無法鑑別其中好壞。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要考驗人性,因爲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01.
你有錢時,別人高看你,你沒錢時,別人小瞧你。
一句很扎心的話說:
“窮在鬧市無人問津,富在深山人人攀親。”
你沒錢時,即使站在人堆裡,都沒人願意搭理你;
你有錢時,即使住得很偏遠,依舊會有人去看你。
這就是人性的現實。
在一個節目上,邀請了一位白手起家的企業家。
當被問及,在創業時,最讓他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他遲疑了片刻說:“應該是身邊人對他態度的轉變。”
衆人不解。
他繼續說到,第一次創業,他遇到了很好的機會,很快就把公司做起來了。
而且生意越做越大,錢也越賺越多。
家人誇他能幹,朋友讚揚他,親戚討好他。
那時,走哪都被人敬重,讓他十分得意。
後來,因爲紅利期過去,公司轉型失敗倒閉。
他把所有的資產都拿去還債,依舊還欠了很多錢。
身邊人的態度,發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親戚怕他會借錢,都躲着他;平日交好的朋友,對他視而不見。
不管在聚會還是宴席上,都有人暗諷他的失敗。
那段時間,他很痛苦,老是懷疑自己。
幾年後,他又創業成功,身邊人對他的態度又變了。
他才醒悟過來,人有錢,自然會被人敬重;人沒錢,當然會被人小瞧。
俗話說,人爲財死,鳥爲食亡。
在利益面前,人性就是如此不堪一擊。
家財萬貫,人人都仰慕你;窮困潦倒,個個都疏遠你。
所以,在沒錢時,不要期望別人拉你一把。
人只能靠自己,才能擺脫困境。
02.
說奉承話,人人愛聽,說大實話,惹人反感。
叔本華說:“虛榮是人性中一個特別的弱點。”
虛榮心,讓人喜好聽奉承的話,不喜歡聽實話。
確實如此,很多人都喜歡聽假話,而不喜歡聽真話。
因爲假話好聽,讓人心裡舒暢;真話難聽,讓人心裡不順。
就像李碧華說:“真話最不好聽,真相最不好看。”
可再好聽的話,不是事實,也會矇蔽人的心。
想起很久之前,看過的一個事件:
有個大爺被一個年輕小夥騙了10萬塊,後來報警抓到了那個騙子。
在審問的過程中,騙子交代了整個行騙過程。
衆人都覺得,那騙子的騙術太過拙劣,但凡有點警惕性,都不會被騙。
可大爺還是被騙了。
後來在追問下,才知騙子每次見大爺,都喜歡說誇他和奉承他的話。
大爺一生平凡,沒有見過什麼大風大浪,也沒有過什麼大成就。
可每次聽到,都十分得意,心裡美滋滋的。
不管騙子說什麼,大爺都願意去聽去做。
這才導致騙子得逞。
假話如蜜,人人愛聽;真話如刀,人人閃躲。
這是人性的弱點,人際交往的現實。
假話裡,全部都是虛僞的奉承。
聽多了,只會自己深陷進去,無法辨清是非。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於病。”
真話不好聽,會讓人生氣,但真話實在。
而敢和你說真話的,都是心裡有你,不想騙你的人。
他們比那些說假話的人,更加真誠,更值得去深交。
真話雖難聽,但其價值卻高於任何一句華麗的奉承。
03.
100-1=0,這就是人性。
什麼是100-1=0定律?
就是你把99次都做好,只有一次沒做好了,別人會自動抹去你的好,只記你的錯。
而在人際交往中,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和自己的好兄弟,因爲分利潤而決裂了。
他十分苦悶,便來找禪師開解。
年輕人和禪師說,自己平時對好兄弟很好。
兄弟有難,他毫不猶豫出手相助;兄弟有事,他爲此跑前跑後。
就連一起做生意,他只拿四,兄弟拿六。
最近自己家需要錢,就提出五五分,結果兄弟卻不肯,還指責他自私自利。
他覺得自己很冤枉,付出那麼多卻不被看見。
禪師沒說話,喊來一個弟子,讓弟子給自己出算數題。
弟子出來幾道題,禪師很快就做完了。
弟子對比答案後,十分開心地說:“師父,您錯了一道題。”
禪師說:“爲何你不誇讚我做對的,只提我做錯的一道題呢?”
弟子說:“師父您那麼聰明,對那麼多是應該的,所以弟子只看到你錯的那題。”
一旁的年輕人,瞬間頓悟了。
人性不就如此嗎?
有些人你對他好,他覺得理所當然,而且胃口會越來越大。
你對別人十次好,他未必會記住,但他有一次不順心,便認爲你對他不好。
如此,你付出再多,最後在別人眼裡也是不值得一提。
所以,任何時候,對人付出都要有底線。
對不懂感恩的人,不縱容;對不領情的人,不付出。
人生苦短,將好心給真的值得的人,纔會有意義。
東野圭吾:“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人性是人心的表象,但都是深不可測的。
嫌貧愛富,是人性的現實;喜歡聽假話,是人性的弱點;記壞不記好,是人性的惡。
這些都是人性的漏洞,人一不注意,就會深陷其中。
古語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我們雖不會去害人,但也要小心被那些不壞好意的人利用。
不管是交友還是共事,都要看清爲人,才與之結交。
如此,纔不會讓自己受傷,和結交到真正的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