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禁慾」男神天花板,太頂了

最近,一部魚叔期待已久的男神新片終於上線。

「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衝奧之作。

實不相瞞,抖森是魚叔的心頭愛之一。

儒雅,卻有斯文敗類的潛質。

貴氣,又藏不住的哀傷脆弱。

更不用說長腿、蘇音、大海一般的眼睛....

當然最重要的,演技不錯。

奈何,作爲英國男神賽道里的人氣選手,抖森多年來一直被困在漫威宇宙裡。

至今沒啥重量級的獎項認可,着實有點遺憾。

一方面是競爭對手們太強。

好萊塢英國男神們任拉一位出來都能搏得尖叫一片。

另一方面,是沒碰到能打的作品。

於是,這部新片成了押寶大作。

畢竟,作品改編自史蒂芬·金的高口碑作品。

此片去年在多倫多電影節首映,首批觀衆反響熱烈,說這片拼得過《愛樂之城》。

難道真的是奧斯卡預定?

來吧,一起瞅瞅——

《查克的一生》

The Life of Chuck

這部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短篇小說。

史蒂芬·金的大名,影迷們應該耳熟能詳了。

根據他小說改編的電影,很多都成爲了影史經典。

《肖申克的救贖》《閃靈》《危情十日》《伴我同行》《綠裡奇蹟》《魔女嘉莉》......

他的作品類型多變,敘事詭譎,情節走向總是令人出乎意料。

有時懸疑驚悚,有時又溫情動人。

更多時兩者兼具,用一個個充滿魔力的謎團,引領讀者打開心靈的答案。

這部《查克的一生》同樣如此。

電影開篇,就透露着一股靈異感。

世界末日來臨,各地不斷遭遇地震、海嘯、洪水、森林大火......

昨天見到的人事物,今天就有可能蕩然無存。

只有一個人例外——

查克。

不知何時,到處都有印着「感謝查克」的廣告畫面。

樓房倒塌,還有街邊的長椅。

地上沒地兒,就轉移到天上。

網絡中斷,還有廣播和報紙。

所有電視臺都停工了,「感謝查克」的畫面還在滾動播放。

甚至,全球大面積停電陷入一片漆黑。

只有查克廣告的燈箱,仍在幽幽地泛着藍光。

詭異的是,查克無處不在,卻沒人認識。

他的穿着像個銀行會計,但銀行的工作人員說,並沒有查克這號人物。

好奇的人接連詢問,同樣得到否定回答。

直到星辰墜落,世界真的毀滅。

還是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查克的來歷和身份。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

不。

下一個畫面,39歲的查克躺在病牀上,已是彌留之際。

世界沒有毀滅,只是查克要死了。

那剛纔發生的一切又是怎麼回事?

電影沒有選擇直接揭秘。

而是另起一章,講述起查剋死前九個月發生的一件事。

查克出差完成公事,正準備回酒店休息。

誰知路遇一位表演架子鼓的街頭藝人,他突然停下腳步,隨着鼓點,優雅地跳起舞來。

二人合作竟出奇得默契,圍觀的人越聚越多。

還有一位小姐妹加入,街頭生生變成了演出現場。

一切結束後,三人爲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相遇愉快交談。

而後燈光暗下,各自分別。

故事在此刻停下,再次進入下一幕。

第三段,時間回到了查克的童年。

講述他在父母意外去世後,和外公外婆相處的故事。

仔細看,先前詭異故事的答案,似乎就藏在查克的童年中.......

電影看上去很玄乎,甚至讓很多觀衆高呼看不懂。

其實單說故事,並不難理解。

只是史蒂芬·金在敘事上玩了兩個小花招。

一是倒敘。

三幕情景分別是查克的瀕死、中年、童年三階段。

順序反過來看,查克的一生纔會清晰起來。

在第三幕中我們看到,查克從小就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中。

在他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因爲車禍去世,一同帶走的還有尚未出生的妹妹。

查克從此與外公外婆一起生活。

長大的過程中,他又接連經歷了外婆、外公的去世。

而在處理外公遺物的時候,查剋意外發現了一把神秘的鑰匙。

而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家中他從未踏進去的閣樓房間。

查克小時候,外公有次在酒後說漏了嘴 ,說閣樓裡滿是幽靈。

他曾多次在屋裡見到不同人的慘狀,其中就包括查克的父母和外婆。

而後這些人竟真的一一死去,像預言,也像詛咒。

甚至,外公在阻止查克偷看閣樓時,再次意外望見閣樓房間。

那一次,外公看見了自己的死亡。

縱然恐懼,但對於真相的好奇心,還是讓查克打開了閣樓的門。

終於,他知曉了一切。

房中,不知幾歲的自己奄奄一息地躺在病牀上。

然而轉眼間,這景象又消失不見。

那一刻查克才明白,這是一間可以預知死亡時刻的閣樓。

而查克,確實在第一幕結束時死去。

二是精神投射。

看完全片再回味第一幕,我們才明白,所謂的世界毀滅其實就是查剋死前腦中的意識具象化。

查克童年時,曾在文學課上遇到一位十分特別的老師。

老師生動地講解了一句T·S·艾略特的詩,令他終生難忘。

「我何其廣闊,可包羅萬象」

老師告訴他,一個人即是一個宇宙。

那時的小查克就在想,當人死去,他建造出的那個宇宙又會如何。

開頭世界毀滅的景象,即是查克用親身體驗給出的回答。

仔細看,查克宇宙中的人和景象,都能在現實成長過程中找到對應。

情侶老師、滑旱冰的小女孩、爲爺爺辦葬禮的殯葬人員......

都是史蒂芬·金埋下的解密鑰匙。

而第二幕中的街頭舞蹈,也是查克內心最深的渴望。

查克最親的外婆,時常在廚房起舞。

那是查克在父母妹妹車禍死去後,體會到的爲數不多來自家人的溫暖光亮。

查克鍛煉出的卓越舞技,還讓他跟一位喜歡的女孩參加了舞會。

驚豔四座的快樂,讓查克久久陶醉其中。

看得出來,查克的一生短暫且不復雜。

將這樣一個人的人生用這種獨特的敘事結構拆解,難道是爲了單純炫技?

其實不然。

創作者想要的,是將宏大注入平凡個體的反差感。

以此告訴每一個平凡人,誰都可以成爲掌握星辰毀滅的宇宙主宰。

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是這個宇宙拼圖的一個碎片。

從開頭埋下的詭異懸念,則是爲了激發觀衆拼湊這個平凡人全貌的好奇。

但,電影的結束,並不代表拼圖的完整。

我們將在最後一幕中,喚起更多對查克的疑問。

比如,既然他早已預知到自己的死亡,爲什麼沒有追夢成爲一名舞蹈演員,而是聽從外公的務實建議,成了一名會計?

還有,查克宇宙裡中爲什麼沒有親人家人,而是一面之緣的諸多面孔?

以及,童年故事篇章裡包含了查剋死前給妻子的記憶講述,明確說出有些不能說出口的秘密,這些秘密是什麼,又爲什麼不能說出口?

當然,我們想要答案,又未必真的需要那些答案。

就像片中的一句反問:

「即便知道答案,美好的事情會更加美好嗎?」

生命的意義,比起一個明確答案,或許更在於起舞的那一個瞬間。

活在每一個當下,纔是人生最好的答案。

史蒂芬·金的詭譎敘事帶來了觀影趣味性。

但電影最亮眼的,還是抖森的表演。

更準確的說,是男神跳舞。

片中查克街頭舞蹈的片段,在緩緩的敘事中顯得分外耀眼。

小心翼翼地停下,略帶羞澀的邀請,與熱烈肆意的舞步對比,讓當街的暖陽都顯得更爲明亮。

作爲老舞臺劇演員,跳舞對抖森來說不是難事。

他的舞姿不僅輕盈自如,而且頗具感染力。

這也是爲什麼讓觀衆聯想到了《愛樂之城》。

當然,不僅僅是跳舞本身。

起舞,在整個故事裡的內涵中,也是洶涌生命力的表達。

事實上,全片的三次起舞,都是查克人生中掀起波瀾的時刻。

第一次,是外婆從喪女之痛中重拾生活熱情,在廚房拉着小查克起舞。

第二次,是查剋剋服自卑,在舞會上牽起了喜歡女孩的手。

連結束後查克都還意猶未盡,獨自一人在操場上繼續着舞步。

那一刻,查克有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

「宇宙如此遼闊,它包羅萬象,其中也包含了我,而在這一刻,我很棒,我有權利感覺自己很棒。」

最後一次,便是那次街頭舞蹈。

不久之後,查克病重,那是他此生最後一次起舞。

也是在那時他才明白,起舞的瞬間纔是生命的意義。

就像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所寫: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當然,這個舞蹈可以具象,也可以抽象。

就像這個故事,可以是現實,也可以是想象。

但魚叔最後還是希望抖森的起舞,能換回一座璀璨的獎盃。

不過即便未能如願,我們也知道,舞蹈與表演終將繼續。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後點個「贊」和「推薦」吧。

助理編輯:白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