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寧波:多維發力打造現代化宜居之城
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時隔十年再度召開,爲現代化人民城市建設指明方向。作爲城鎮化率超78%的沿海重要城市,浙江寧波積極響應會議精神,以空間優化、城市更新、精細管理爲抓手,持續推進“宜居之城”建設邁上新臺階,用實際行動書寫着人民城市的新篇章。
在空間規劃領域,寧波正通過科學佈局破解“城市病”。去年獲批的全域“多規合一”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爲城市發展築牢空間根基。該市立足人口、就業、公共服務等實際需求,優化商品住房與保障性住房用地選址,着力促進職住平衡與住房供需匹配。同時,圍繞“好房子”新標準,寧波不斷補齊老舊小區設施短板,打造全齡友好的社區生活圈,“高品質住區試點”等政策的落地,讓居民享受到更多高質量的公共空間和配套設施。在公共服務與交通體系建設上,寧波深化“文教體衛”功能性項目選址研究,構建低碳綠色的立體交通網絡,並加快甬江科創區等重大平臺建設,在高校周邊規劃創新空間,爲新質生產力發展預留充足產業用地。
城市更新領域,寧波正以“高質量”爲核心推動城市有機生長。鄞州區繁裕二村作爲建成近20年的拆遷安置小區,即將迎來新電梯安裝,成爲全市“平層入戶”加裝電梯數量最多的小區,這正是寧波城市更新成果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寧波抓住國家試點機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累計推進未來社區建設計劃項目406個,其中140個已建成;43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列入國家計劃,獲中央財政補助3.94億元;有序完成23個老舊小區改造。值得關注的是,寧波創新推行“無體檢不更新”機制,今年將實現全市77個街道(鎮)、665個社區、115個更新片區體檢全覆蓋,同時通過多元參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在今年總投資407億元的221個城市更新項目中,社會投資佔比達79.5%,爲城市更新注入強勁動力。
城市管理方面,寧波以“繡花”功夫不斷提升城市品質。通過車輛GPS定位、AI攝像頭、“白名單”等技術手段,全市2000多輛生活垃圾運輸車輛、868條收運線路實現平臺化監管;新版地方標準將城市綠地分類並制定差異化養護標準。作爲全省首個推出“席地而坐”城市客廳的城市,寧波已累計建成135個示範區域,並獲批全國城市小微公共空間試點,聚焦居民步行15分鐘範圍內的小微空間,對人行道、街角綠地等開展綜合治理。下一步,寧波將圍繞垃圾分類治理、市容市貌提升、出行環境優化、燃氣安全保障、公園綠地建設等重點,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常態化,加快世行二期項目提升資源循環利用水平,打造“最乾淨城市”和七彩惠民路,利用閒置地塊增建停車設施緩解“停車難”,持續拓展高品質綠色空間。
從空間優化到城市更新,從精細管理到民生改善,寧波始終圍繞“人民”二字謀劃城市發展,在建設現代化宜居之城的道路上穩步前行,讓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城市發展的每一個細節中不斷提升。(實習生:葛鬱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