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震元押寶合成生物賽道,相關項目擬今年建成投產

浙江震元近日披露合成生物項目進展,其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合成生物項目目前正按計劃推進建設中,2025年擬儘快建成投產。浙江震元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受醫藥集採、醫保控費及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近年業績承壓,除了佈局合成生物賽道,浙江震元還在2024年拋出定增方案、引入戰投等。

項目預計每年可增收5.59億元

2月6日,浙江震元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合成生物項目目前正按計劃推進建設中,2025年擬儘快建成投產。

作爲一項前沿技術,合成生物學被稱爲繼“DNA雙螺旋結構”“基因組技術”之後的第三次生物科技革命。麥肯錫發佈的報告顯示,未來全球60%的產品可以由生物法合成,2030年到2040年間,全球每年通過生物合成的材料、化學品及能源品將產生約2萬億美元至4萬億美元的直接經濟影響。短期來看,合成生物學在工業化學品、食品和飲料、農業、消費品等細分領域增速較快。健康領域仍是其中最大細分市場,其相關應用每年對全球的直接經濟貢獻預計爲0.5萬億美元至1.3萬億美元,佔合成生物學總直接經濟貢獻的35%。

浙江震元在合成生物領域佈局已久。此前,浙江震元已與中科院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學等高端科研院所在生物定向合成等領域積極開展戰略合作。2022年,浙江震元爲發揮在生物定向合成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和工業化生產經驗,加快推進在大健康領域新產品的生產佈局,成立子公司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震元生物),並通過該公司在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了生物定向合成上虞基地項目,總投資4.81億元,項目設計產能組氨酸(鹽酸組氨酸)2400噸/年、左旋多巴1000噸/年、酪氨酸1000噸/年,預計2025年1月正式生產。根據可行性研究報告測算,項目全產能設計達產後年無稅銷售收入5.59億元。

2024年,浙江震元還拋出定增方案,加碼佈局合成生物項目。浙江震元擬定增募資不超4.95億元,用於上述項目以及子公司原料藥集聚提升項目。目前,定增方案已獲深交所受理。

今年1月8日,浙江震元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迴應項目進展時表示,震元生物原計劃將工程建設完工期提前至2024年12月並啓動試生產,因部分設備安裝進度不及預期,項目建設有所延後。目前,生物項目已啓動無菌培養聯動調試。

業績增長乏力

浙江震元前身是震元堂,始創於公元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已有273年曆史。1997年,浙江震元在深交所掛牌上市,成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推薦的第一家上市企業,其經營業態涵蓋醫藥流通、醫藥工業、中藥飲片和健康產品及服務等。

近年來,浙江震元的業績基本處於止步不前的狀態。2020年-2023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爲34.40億元、36.12億元、41.45億元、41.0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爲8939萬元、7730萬元、7791萬元、8164萬元。

2024年淨利潤預計出現大幅下滑。業績預告顯示,浙江震元2024年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區間爲2612.56萬元-3657.59萬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5.2%-68%。至於原因,浙江震元表示,公司聚焦醫藥工業板塊,積極佈局合成生物項目,加快項目建設,增加研發投入;受醫藥集採、醫保控費、行業競爭加劇及公司目前處於戰略調整期間等因素的影響,公司醫藥批發業務規模有所收縮,導致銷售毛利下降;由於醫院回款較慢,導致本期應收賬款餘額增加,信用減值較上年有所增加;受醫保控費、行業競爭加劇等因素影響,醫藥零售板塊高毛利類產品銷售有所下滑,導致毛利額同比下滑。

業績增長乏力,佈局合成生物,浙江震元也意在尋求新業務突破點。浙江震元曾表示,預計生物定向合成上虞基地項目建成和投入使用後,將進一步擴大公司的生產經營規模,有助於提升公司營業收入、盈利能力。

除了開拓合成生物領域,浙江震元去年還通過子公司間整合、引入戰略投資等優化產業結構。整合公司藥品批發板塊業務集成及自有物流配送一體化管理模式,完成紹興震元醫藥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震元醫藥”)收購浙江震元醫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紹興震元醫療器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100%股權;整合公司中醫健康服務,完成浙江震元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簡稱“震元連鎖”)收購紹興市同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權,優化理順公司中醫坐診及互聯網醫院業務架構;增強對震元連鎖的管控能力,完成收購震元連鎖少數股東股權。此外,浙江震元還通過公開掛牌方式引入華潤醫藥商業集團有限公司作爲戰略投資者,對全資子公司紹興震元醫藥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實施增資擴股。增資完成後,華潤醫商將持有震元醫藥51%股權,浙江震元持有49%股權,震元醫藥將不再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