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海霞村以法治築基,紅色領航鄉村振興新畫面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春 通訊員 葉豔豔

海霞村位於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東北面,這裡山海兼勝,人文薈萃,是解放洞頭全境最後戰役的主戰場,具有革命優良傳統的行政村,是全國聞名的洞頭先鋒女子民兵連誕生地、駐紮地和海霞精神的發源地。

近年來,海霞村先後榮獲全國第三批鄉村治理示範村、浙江省千萬工程案例、省級首批“紅色根脈”強基示範村、省級循跡溯源示範點等榮譽稱號。海霞村以其獨特的紅色底蘊、創新的鄉村治理模式以及蓬勃的發展活力,以“紅色海霞”爲魂,以法治建設爲基,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強化黨建引領,構建多元共治體系

海霞村以紅色黨建+鄉村治理爲核心,形成了村書記、村兩委成員負總責、黨員骨幹協助、老工青婦配合的聯動化治理架構。加強甌江紅黨羣服務中心建設,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打造一支部一品牌,與海霞培訓中心、女子民兵連開展聯學聯建活動,共同培育紅色海霞軍地共建品牌。創新實施“紅色微網格”管理模式,按照就親就近就便原則,明確每個黨員聯繫8-10戶,由1名在家黨員擔任微網格長和1名流動黨員組建紅色微網格,實現黨員聯繫羣衆全覆蓋。

積極推行“雙崗雙創”黨員先鋒行活動,鼓勵黨員在平安巡防、環境整治等“關鍵小事”中勇挑重擔,發揮先鋒模範作用。通過設立黨員責任崗、先鋒崗等形式,激發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民主評議與村幹部獎懲制度掛鉤,使村務活動始終處於黨員、村民的監督之中。

深化基層自治,推進法治德治融合

通過創新“黨員帶頭、羣衆參與、鄉賢助力、軍地共建”的議事機制,廣泛動員各方力量參與村級重大事項決策、重大建設項目監督,建立集“議、決、行”爲一體的海霞說事平臺,定期邀請黨員代表、村民代表、鄉賢能人等多方參與重大事項討論,提升村級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最大限度做到讓百姓滿意。

堅持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組建黨員幹部、女子連民兵、海霞媽媽等組成的海霞調解員隊伍在海霞青年營、海霞文化發展中心等重大項目落地及推進過程中主動排查各類矛盾糾紛和政策處理難題,羣策羣力,切實把政策矛盾化解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將問題化解在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率達100%,全村無羣體性上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