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少年足球再結碩果

奚源、謝嘉偉、潘笑坤

日前,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浙江FC)衢州共建隊獲得三項全國青少年賽事冠軍。加上前不久,杭州第九中學女足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聯賽高中組比賽中斬獲全國亞軍,刷新浙江校園足球歷史;浙江U18女足在全運會女足比賽中一路過關斬將,收穫浙江代表團在本屆全運會競技項目上的首枚獎牌;嵊州市高級中學奪得全國女子沙灘足球錦標賽冠軍……一系列戰績,不僅是浙江青少年足球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浙江足球在青訓工作中再結碩果的生動案例。

職業俱樂部爲足球人才“造血”

在中國足球的青訓版圖上,一直都有“南綠城、北魯能”的說法。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25年深耕青訓,累計培養1100餘名球員,其中200餘人進入職業隊,182人入選國字號,超20人躋身成年國家隊。

7月27日舉行的中超比賽中,簽約僅10天的浙江小將張璦暉迎來首秀,表現出色。其快速成長得益於浙江FC的球探網絡——從校園足球到職業梯隊,他迅速成爲05隊主力,6月還作爲浙江U20全運隊球員,出戰全運會預選賽並和隊友一起拿到小組出線權。主帥卡內達稱讚其“遠超年齡的技術與成熟度”。張璦暉之外,張玉寧、程進、王鈺棟等球員均出自“綠城青訓”。

“日日爲新,久久爲功”。據瞭解,目前浙江FC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球探網絡,並與10家頂級青訓機構達成了職業球員輸送合作協議,覆蓋受訓球員人數超過2萬人,由點及面打通了後備人才輸送渠道。浙江省內合作網點達到三家,在這個7月屢獲佳績的浙江FC衢州共建隊便是其中之一。浙江職業足球俱樂部青訓負責人表示,目前俱樂部青訓以全國第一爲目標,平衡“贏球”和“育人”,爲浙江繼續創造榮耀,培養真正能夠站上世界舞臺的足球人才。

省市縣三級深植青訓“根系”

作爲浙江足球發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舉措,今年2月,浙江省足球運動管理中心(足管中心)正式成立。足管中心着手建設省青訓中心,廣泛挖掘全省青少年優秀足球人才,目前已開展訓練營4期,吸引全省300餘名運動員參與,並從中選拔組建精英青訓隊伍3支,爲全省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提升技能的平臺,爲更多省內青少年足球人才選拔輸送提供了良好途徑。

浙江推動省市縣三級人才培養,建設以省級青訓爲龍頭、校園足球爲基礎、體校爲支撐、社會機構爲補充的多元體系。今年年初的全省體育局長會議上,浙江省體育局與衢州市柯城區、嘉興市海鹽縣簽署了關於共建浙江足球重點發展試點縣(市、區)合作協議。在柯城,總投資約10億元、佔地約360畝的四省邊際青少年足球賽訓基地將於8月底交付使用,該基地包含9塊足球場,可滿足5個梯隊、200人常駐訓練需求,同時還有1個足球學校,包含15間教室,可同時承接1200名學員學習。海鹽籌建的長三角國際青訓基地,輻射全國。另外,杭州計劃2027年前建成桐廬足球綜合訓練基地,各區縣均設青訓中心。

社會力量積極融入青訓體系

早在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辦體育加快推進體育改革與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體育場地設施建設運營、參與競技體育人才培養,將社會力量打造成爲推動青少年足球發展的澎湃動力。

在社會力量的參與下,不少有能力、有天賦的足球少年得以冒尖出頭。例如當前中國足壇炙手可熱的新星王鈺棟,他的成長之路,與社會俱樂部——台州鴕鳥俱樂部的保駕護航有着分不開的關係。剛來臺州時,王鈺棟只有11歲,爲保證他和其他精英球員的訓練,鴕鳥俱樂部配備了從學習、訓練、競賽到生活保障的全方位支持體系,甚至組織隊伍遠赴日本開拓視野。王鈺棟在椒江完成了他的初中學業,解決了許多後顧之憂。

精細化的培養方案背後,是鴕鳥俱樂部的全生命週期足球人才培養機制。俱樂部擁有近130名全職教練,建立了“五星級教練”和多元化人才培養體系。通過政府主導、企業運營、社會參與、學校落地,爲青少年足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截至目前,全省共有足球社會培訓機構200家,服務中小學校1530所,輻射學生近1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