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旅投集團打造數字化長租公寓——重塑“沉睡資產”價值

在杭州市上城區江城路上,一棟現代簡約風格的建築內,智能機器人正穿梭於走廊間運送物品,電子屏實時更新着客房狀態,自助入住機前幾位旅客正在辦理手續……這裡是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下屬酒店式公寓“浙才相寓”的工作日場景。作爲一家以數字化、智能化爲特色的酒店式公寓,主要面向政府及企事業單位的青年人才。

此前,這座酒店並不是這樣,其前身巨化賓館同樣隸屬於省屬國企。2020年,浙江省政府將省屬旅遊類資產統一劃撥給旅投集團經營,彼時的巨化賓館因房產老化、設施陳舊、管理滯後,長期處於低效運營狀態。2024年,浙才相寓通過資產盤活改造,蛻變爲集數字化管理、場景化服務於一體的長租公寓,現已成爲杭州市城站商圈的“網紅打卡地”。

走進浙才相寓的酒店大堂,暖色調的燈光與綠植裝飾相映成趣,共享廚房、茶室、健身房等設施一應俱全。浙才相寓負責人張羣介紹,項目團隊通過“空間再造+服務升級”拆除了部分非承重牆體,將原本狹小的客房合併成寬敞且佈局合理的公寓房間,提升了入住的舒適度。同時,酒店還引入機器人配送、自助入住等智能設備,在減少人工成本的同時,提高了入住效率。“去年,我們的客戶滿意度達到98%,復購率同比增長60%。”張羣說,依託數字化管理,酒店實現了從預訂、入住到售後的全流程線上化,客戶反饋問題15分鐘內即可響應解決。

浙才相寓的成功,離不開杭州市人才專項租賃住房政策的支持。爲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公寓爲高層次人才提供租金補貼、優先入住等專屬權益。“我們與50餘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爲近百位人才解決了住房難題。”張羣透露,通過“人才碼”系統,租客可在線申請補貼、查詢房源,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人才少跑腿”。在數字化管理方面,酒店搭建了智慧雲平臺,實時監測房源使用情況,動態調整租賃策略。比如,通過分析租客行爲數據,優化公共區域開放時間,健身房使用率提升30%。

儘管成績顯著,但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持服務品質是關鍵。爲此,酒店通過規模化運營降低成本,與供應商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壓縮裝修成本;以“長租+短租”的靈活運營模式,用長租鎖定現金流,用短租捕捉溢價,滿足租客多樣化需求。“未來,我們計劃成立浙才相寓公寓聯盟平臺,聯合優質資源打造更具影響力、服務力的區域性、綜合性公寓服務平臺,力爭覆蓋杭州主要人才集聚區。”張羣說。

在浙江省國資委推動國有資產管理提質增效的背景下,浙江省旅投集團以“拓增量、盤存量、提質量”爲核心,2024年,累計盤活存量資產5億元以上。“從巨化賓館到浙才相寓,我們不是簡單的物理空間改造,而是重塑資產價值。”浙江省旅投集團資產管理部總經理餘華明告訴記者,該項目不僅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更探索出一條資產盤活與城市發展的新路徑。

餘華明表示,對國有企業而言,浙才相寓的經驗爲國資監管提供了盤活資產的思路,爲破解國企存量資產盤活中的機制障礙、效益瓶頸提供了操作範式。“存量時代的競爭,本質是資產運營能力的比拼,唯有以用戶需求爲導向,以創新驅動爲引擎,才能讓‘沉睡資產’真正‘活’起來。”(經濟日報記者 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