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去海蒂和爺爺的山裡找清涼

阿爾卑斯秘境:格勞賓登州的山水詩行。

連綿的雪山、星羅棋佈的湖泊、廣闊的草地……瑞士的存在似乎可以滿足所有人類對美好自然的想象,因此也成爲許多旅行愛好者的理想目的地。2025年是中瑞建交75週年,亦是“中瑞文化和旅遊年”,山海之外,兩種古老文化正藉由旅行彼此窺見。格勞賓登作爲瑞士最大的州,無疑是一座通向瑞士文化深處的大門,走近這裡,遙遠國度模糊的符號化形象逐漸變得明晰。

在瑞士地圖的東方,格勞賓登州(Graubunden)像一片嵌入山脈縫隙的清澈碎片,鑲在阿爾卑斯山的胸口。格勞賓登佔全國面積的17%以上,不僅是瑞士最大的州,也擁有瑞士最多的山谷和最密集的山地度假村羣,加之其位於國土的重要地段,故被冠以“阿爾卑斯的心臟地帶”的美名。

這裡卻也是十分寂靜深遠的一角,地處阿爾卑斯山腹地的格勞賓登州幾乎全境被山地覆蓋。州內有150多座山峰海拔超過3000米,天然形成了地理上的孤立,也在某種程度上保留了文化的獨特性。這裡總共居住着不到20萬人,德語、羅曼什語、意大利語均爲官方語言,又在文化的裂縫中保存着幾近失傳的拉丁殘韻,彷彿不同文明在高山深處的合唱。

在這樣的土壤中,誕生了經典電影《海蒂和爺爺》(Heidi)。這部瑞士電影由同名小說改編,被中國觀衆廣泛熟知和喜愛,常年被排在“治癒系榜單”中,而影片中彷彿“只應天上有”的場景便是取景于格州。小說作者約翰娜·斯比麗(Johanna Spyri)1827年出生於蘇黎世,曾在青年時代移居格州並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正是這裡的美麗激發了她的創作靈感。

圖源:電影《海蒂與爺爺》▐

她筆下的小女孩自由、堅韌、純粹,彷彿是格勞賓登的山野親手雕刻出的形象。影片中海蒂村(Heididorf)的原型地位於格勞賓登州的邁恩費爾德(Maienfeld),這裡山風繾綣,泉水清冽,海蒂從岩石花草中蹦跳而出,揹着晨光奔向山頂的羊圈。

圖源:電影《海蒂與爺爺》▐

在邁恩費爾德南側僅隔一條萊茵河之處,有一座小鎮有着與影片同樣的療愈能量,這便是拉格斯小鎮(Bad Ragaz)。小鎮坐落在塔米納河谷中,這裡三面環山,氣候溫和,被譽爲“阿爾卑斯山下的療愈之地”。由於距離很近,許多遊客選擇住在拉格斯,然後前往邁恩費爾德探訪海蒂村。

旭日穿越山巒灑落林間,格勞賓登靜謐如詩,

喚醒人們對自然與寧靜的嚮往▐

小鎮的靈魂是一汪被稱爲“藍色黃金”的天然溫泉水。自13世紀中葉起,前往拉格斯附近的普法弗爾斯修道院(Pfafers)朝聖的旅人,便開始在這片天然溫泉中沐浴。1535年,醫生兼哲學家帕拉塞爾蘇斯(Paracelsus)成爲這座小鎮的首位官方醫生,發現了溫泉神奇的療愈效力,由此開啓了溫泉療養文化的序章。1840年,溫泉水首次被引流至4公里外的拉格斯村,使這一地區的溫泉體驗變得更加便捷,也讓拉格斯迅速崛起爲著名的療養地。

如今,拉格斯與塔米納溫泉浴場不僅延續着療養傳統,更將醫療與康復融入現代養生理念,爲旅人提供更加現代化的療愈之所。巴德拉格斯綜合度假村(Grand Resort Bad Ragaz)是鎮上負有盛名的地標之一,吸引了世界各地來此度假、康養的人們。整個度假村由兩座五星級酒店組成,客房設計風格從古典宮廷過渡到現代極簡,能夠滿足不同旅人的審美志趣。作爲瑞士領先的醫學康復中心之一,這裡爲追求身心重啓的人們提供從理療到營養、心理健康的一站式醫學度假體驗。

從露臺往外眺望,拉格斯教堂尖頂直指晴空,

如畫般融入阿爾卑斯山景中▐

在這樣的氛圍中,世界各地的旅人在拉格斯的溫泉中卸下身心的負重,聽身體與自然的對話,重新與時間言和。

Location: Switzerland, Poststrasse 560, Vals, 7132 Hotel

順着溫泉的餘溫向羣山深處行進,抵達只有千餘人口的瓦爾斯(Vals)村莊,彷彿步入另一個以呼吸計量時間的世界。

瓦爾斯幽深的山谷就在小屋的落地窗前▐

數百萬年的冰雪和雨水塑造出了瓦爾斯幽深的山谷,這裡的溫泉恆溫 30度,是格勞賓登州 唯一直接從地表噴出的溫泉。溫泉浴場由著名建築師彼得·祖姆託(Peter Zumthor)設計,用當地的石英岩建造而成,保留了天然的泉水和石材,並將其融合在一起打造出健康療養體驗。

泳池與建築完美相襯,讓人沉浸於與“水”的互動▐

在這樣一個彷彿爲溫泉而生的地方,誕生了一家名爲“7132”的現代化酒店。7132 Hotel因小鎮的郵政編碼而得名,寓意在瓦爾斯保持其獨特性,喚起旅人對當下地點的專注與沉浸。在這片建築愛好者的朝聖地中,除了祖姆託外,還有安藤忠雄、隈研吾、湯姆·梅恩(Thom Mayne)等建築巨匠共同參與設計了7132 Hotel,每間套房都如藝術裝置般講述着獨一無二的空間語言。

旅人於恆溫石板浴池中靜靜泡湯,在米其林二星的7132 Silver餐廳嘗一口產自山野的春筍、野莓、鹿肉……時間在此停駐,心緒也逐漸沉入山谷的寧靜。

瓦爾斯小鎮中的小屋與山景相映成趣▐

在山谷與溫泉間緩緩前行,當列車穿越恩加丁高原,抵達聖莫里茨(St. Moritz)時,便能邂逅格勞賓登的明豔一面。

聖莫里茨的冰川快線(Glacier Express)是瑞士名氣最大

的全景觀列車,也是世界上最慢的“快”車,

最高能達到 2045 米的海拔高度▐

聖莫里茨位於州南部的恩加丁(Engadine)高谷,倚臨湖水,背靠阿爾卑斯。傳說中,這裡是“冬季旅遊”的起點。早在19世紀中期,便有英格蘭人受邀前來度假過冬,掀開了阿爾卑斯滑雪時代的序幕。而後兩屆冬奧會在此舉辦,又將這座小鎮推至世界冰雪舞臺的中央。

前往聖莫里茨的過程,本就是一場踏上冰雪之行的視覺儀式:搭乘雷蒂亞鐵路,在冰雪快車上越過冰封峽谷與高山牧場,車窗便是油畫的取景框。湖面映着晨霧的倒影,一線山風掠過雪松;遠處的鐘樓斜影與古老的恩加丁農舍對望,守護着傳說中的精靈。

在聖莫里茨的山野中騎行,與自然同呼吸▐

聖莫里茨有着知名的滑雪文化,以頂尖的雪道和滑雪學校聞名世界,同時擁有一整套以“雪”爲核心延展出的生活方式:扛起雪板、戴上雪鏡、踏上雪場,馳騁過後亦可飽覽雪地馬球、冰上賽馬和藝術展覽,再前往觀看冰封的聖莫里茨湖上舉行的賽馬比賽。次日在大雪紛飛的宮殿式老酒店中醒來,於湖邊公寓舉杯,聽壁爐裡的火焰跳躍,與友人舉起香檳碰響,運動後疲乏盡消。雪地火光中,這是格勞賓登不同維度的生活美學。

聖莫里茨冰湖上的賽馬▐

2025年作爲中瑞文化和旅遊年,瑞士正不斷努力讓中國的旅者看到,這裡不只是鐘錶和雪山的代名詞,更有許多不曾被觸及的文明與美。格勞賓登州在地球的另一邊召喚着人們,卸下冗繁日常,將當下交歸自然,換取被山野照亮的感知。

行過萬花,又見羣山▐

文:徐夢然

新媒體編輯:Yuri

排版:Cecilia

設計:Lidianer

圖源:Kelly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