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住院醫師/皮膚科面試太競爭 學生尋「衝刺班」

即將進入新進住院醫師的招募旺季,以往學長學姐間傳承筆試、口試等經驗,但近年來坊間開設「如何準備住院醫師面試與履歷」課程,提供年輕醫師致勝關鍵,其中以皮膚科、眼科最熱門,因兩科每年只收二十多名住院醫師,且「錢景」無量,成爲衆多年輕醫師首選。

臺北林口長庚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每年醫學系畢業生一千三百多人,而皮膚科名額僅廿五人,以今年爲例,臺北榮總二人、臺大三人、林口長庚四人、高雄長庚一人,員額就是這麼少,申請過程相對嚴謹。

黃毓惠說,衆多醫學生搶破頭,想進到皮膚科領域,錄取關鍵在於在校成績傑出、PGY(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訓練階段表現優異,以及面試階段時,展現自身對醫學的熱誠,「爲什麼想進這科?」,這是萬年必考題,長庚醫療體系必問。

由於競爭激烈,坊間出現「面試前衝刺班」,老師爲現任臨牀醫師,透過講座讓年輕醫師們瞭解醫院裡那些考官們心理想些什麼?面試時可能提出哪些問題?另在試前協助製作「超完美履歷」,希望提高錄取機率。

對此,曾經擔任過面試委員的眼科醫師張蕊瑜表示,類似短期培訓確實有其市場需求,因爲每年各大醫院眼科住院醫師招募人數僅二十多人,錄取率極低,爲了找到適合的人選,應考官也是絞盡腦汁,在口試時,加入實體操作,觀察其雙手的靈活度,例如,在三十秒內透過顯微鏡手術儀器拆掉幾個線頭,這可是衝刺班難以傳授的試題。

此外,眼科醫師必須與患者「面對面」,在應試時,張蕊瑜指出,主考官必須在一二十分鐘內透過不停地提問,讓考生做出直覺性回答,藉此,瞭解考生的人格特質,是否具有親和力?會與病人如何互動?

臺大醫學院皮膚科教授廖怡華表示,該院面試問題五花八門,主試醫師從多個角度評估個人特質,從答案中觀察考生面對壓力的能力,此外,「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的經驗累積,以及是否發表過論文、參與學術研討會,都是加分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