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鬧僵 尚毅夫爆「韓國瑜有武器」:可逼出協調
賴清德總統(前排左二)10日在總統府內召開五院國政會商,賴清德帶領與會者一同入場。前排左至右分別爲:行政院長卓榮泰、賴清德總統、副總統蕭美琴、立法院長韓國瑜。(總統府提供)
近期各地掀大罷免潮,賴清德總統日前也已邀五院院長會商國政,引發關注。資深媒體人尚毅夫分析,邀五院院長會商國政的「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他並認爲立法院長韓國瑜還是有「武器」,可讓雙方能夠退一步尋求協商空間;但他也提到,韓擔任院長後,「有些人對於過去大量的朝野協商,去取代了很多的議事規範的運作,很有意見」。
尚毅夫接受Youtube頻道「范琪斐的美國時間」專訪,節目於12日播出。在該專訪中他談到總統賴清德召開院際協調一事,他認爲「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因考試院是合議制,監察院基本上也算是合議制,司法院審判時屬合議制、行政業務上比較屬於首長制,行政院是標準首長制,立法院是合議制;而合議制之下的立法院長,其實是無權決定立法院的合議事項,因此院與院之間事情韓國瑜能做決定嗎?「百分之百不行」。
尚毅夫接着說,因立法院院會是合議制,「基本上你能影響韓國瑜,不見得能影響到立法院,除非韓國瑜動用他的「武器」。至於武器爲何?他說明,第一,「國民黨堅持這樣,我不協商我就不幫你送院會;第二,大家來談願不願意進行政策辯論,不願意進行就說休息,然後離開,休息權是主席的,然後院會時間到了就散會不給審;這代表着某種程度上,院長還是有武器可以逼雙方是不是願意妥協一點。
相當熟悉立法院的尚毅夫提到,以前可以看到前立法院長劉松藩、王金平,當大家在僵持不下的時候,一喊休息就進去不出來,當談不出一個大家可以接受的案子,就一直談到時間到,然後出去宣佈散會,也就是「今天誰都別想過,下次大家再來協商,如果還是談不攏,那還是不審」;因此,尚說,其實院長並不是一個照議事規則這樣主持院會而已,其實是有武器的。
至於院長願不願意用武器讓雙方能夠退一步去尋求協商的空間,尚毅夫認爲,其實不是沒有,但到現在爲止沒有看到韓國瑜用過;他並透露,「這次韓國瑜擔任院長之後,有些人對於過去大量的朝野協商,去取代了很多的議事規範的運作,很有意見,所以有很多事情,就在這一次發現了很久沒見到的東西,叫做『舉手表決』」。
尚毅夫提到,「舉手表決」是議事規則規範可以的,議事的東西並不是過去8年民進黨多數黨的時候的一些作爲,而你現在把它當作一個懲戒性、報復性的東西,但原本應該是導回正軌的東西;因此他認爲韓國瑜要試着用用他的武器,現階段連對話空間都沒有的時候,第一步可以先逼出大家的對話空間,至少可以坐下來談,該考慮善用武器,否則就是現在的狀況循環,一直到下一次的選舉或這次的大罷免改變國會生態,否則就是一直持續下去、動不了。
被問及給韓國瑜的表現打個分數,尚毅夫坦言,第一年只能勉勉強強給他60分,如果第二年還是這樣就是及格線下,第一次當院長熟悉議事規則、手頭武器運用,一年的時間應該夠了,如果第二年還是如此就是及格線下,第一年學習可給及格分數,但第二年就沒有那麼寬鬆分數可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