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野競推民生法案 藍:綠早該跟進
立法院新會期開議,朝野競相端出民生法案,被解讀爲力抗「罷免會期」,強化討好選民。學者認爲,此舉有助穩住基層支持者,也有助於罷免動員,爭取更多選民認同。綠營指出,執政團隊向來着重顧好人民,立場沒變;藍營則說,綠營早該跟進「福國利民」。
本屆立法院朝小野大,前兩會期朝野對抗激烈,春節後展開的大罷免潮更是遍地烽火。藍綠本會期紛紛端出民生法案,國民黨推普發現金一萬元、還勞工國定七天假,民進黨主打民生經濟牌,着重聚焦支持產業發展、擴大社會照顧及強化安全韌性,以及多項優惠措施延期。
中山大學政治所榮譽退休教授廖達琪指出,歷經國會改革等憲政法案,立院前兩會期幾乎沒有民生法案,加上總預算案存有多項爭議,執政黨宣傳刪減預算波及民生,國民黨當然要推出有感政策,並提醒執政黨迴歸民生議題,而國民黨提出「還錢於民」後,民進黨當然也要做出比較。
廖達琪指出,朝野相互競逐,當然牽涉大罷免動員能量,各自護盤外,也有助政黨動員,背後的真正原因,還是來自總預算案的僵局,雙方各自要捍衛政黨路線。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強調,執政團隊向來致力顧好國家、顧好人民,新政府上臺後,接連提出打詐四法、運動部等民生法案,儘管在藍白以政爭優先下有所拖延,還是努力推動通過,本會期所提法案也秉持一貫立場。
對於民進黨立委李坤城批藍營想撒幣救罷免,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表示,民進黨去年至今都在政治操作,欺負全國人民;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則酸,綠營早該跟進藍營提出政院版福國利民的法案,而非只有個別委員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