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高科大齊聚永續博覽會 展現高教推動永續的實踐力

高科大漁業科技與管理系的劉仁銘教授(右二),介紹結合傳統與現代科學的 「定置網漁法」,可以讓魚自然遊入,不像拖網漁法需要大量燃油追魚,被視爲典型的低碳漁法。記者蔡宗儒/攝影

在2025年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中,來自臺中的朝陽科技大學,以及來自高雄的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皆特地北上參展,展現各自在永續教育與研發上的亮眼成果,也彰顯高等教育攜手推動永續發展的堅定決心。民衆今明兩天可免費前往臺北世貿一館參觀。

臺灣的糧食自給率持續下滑。根據農業部最新公佈的數據,2023年以熱量計算的糧食自給率僅爲 30.3%,七成的糧食需仰賴進口。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糧食危機,發展農業永續已刻不容緩。

朝陽科技大學副校長徐鬆圻指出,爲解決農業過度依賴農藥的問題,學校成立了「費洛蒙研究中心」,透過費洛蒙的研究與應用,有效降低農藥使用。「我們能運用費洛蒙來誘捕或干擾害蟲,甚至在不使用化學藥劑的情況下達到防治效果,對環境更友善。」

除了技術創新,朝陽科大也積極推動多項結合在地與社會責任的實踐計劃,包括:雲林黑豆復耕計劃、苗栗青年返鄉農業計劃、東勢高齡社區的柑橘產業再造、霧峰北溝歷史文化保存與社區參與、以及幼老共園計劃。期待透過技術、設計、教育與社會參與的跨域整合,展現農業永續與地方創生中的積極角色。

由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學生林翊文設計,王藝蓁教授指導的 「ANABIOSIS DROP」 是一款專爲地震、土石流等大規模災害設計的 空投式避難所。當災區道路中斷、建築倒塌,傳統救援難以進入時,它能迅速提供一個安全、可依靠的臨時庇護空間。

這項設計的核心材料是來自救災空投用的降落傘。這些傘布具備耐撕裂、防水的特性,但一般多爲一次性使用,造成資源浪費。「ANABIOSIS DROP」將降落傘回收再利用,搭配高強度TPU充氣支柱,並採用人工踩踏充氣方式,即使在沒有電力與設備的情況下,也能在15分鐘內快速完成搭設。

來自高科大漁業科技與管理系的劉仁銘教授,則介紹了一種固定式、被動式的漁法,源於臺灣傳統漁村,如今結合現代科學的 「定置網漁法」。做法是在魚羣洄游的必經路線上,設置像迷宮般的網具,讓魚自然遊入。這種「以靜制動」的方法,不像拖網漁法需要大量燃油追魚,因此被視爲典型的低碳漁法。

這種漁法不但低碳、環保,還能提升漁民收益,同時保護海洋生態,是實現「魚羣覆育、漁民收益 、法規落實」三方共贏的具體方案。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展一款專爲地震、土石流等大規模災害設計的空投式避難所,能迅速提供安全、可依靠的臨時庇護空間。這項設計的核心材料是來自救災空投用的降落傘。記者蔡宗儒/攝影

朝陽科技大學副校長徐鬆圻表示,學校成立了「費洛蒙研究中心」,透過費洛蒙的研究與應用,對環境更友善。記者蔡宗儒/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