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證券:關稅壓力邊際緩解 聚焦AI創新及低估值優質公司佈局
智通財經APP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報稱,25Q1全球/中國智能手機出貨同比+1.5%/3.3%,全球同比增長主要系需求回暖疊加爲應對關稅蘋果等品牌有提前備貨,而中國增速較高因國補有一定拉動,產業鏈預測2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延續弱復甦,但關稅帶來的影響仍需觀察。蘋果業績會表示在其庫存和供應鏈優化下Q2受關稅影響很小,後續其仍有望最大化規避潛在的232行業關稅,建議把握跟隨蘋果全球化佈局、具備成本效率優勢的低估優質公司,並關注WWDC大會AI創新及後續新品零部件創新。
安卓鏈方面,國內品牌受關稅影響小,關注補貼政策及AI創新帶來的潛在銷量提升機會;把握AI穿戴主線,尤其關注今年將迎發佈潮的AI眼鏡、耳機、玩具、運動相機產業鏈;把握汽車智能化產業鏈重構機遇,關注華爲/小米/特斯拉汽車鏈;特斯拉爲首的企業加速佈局人形機器人賽道,今年產業鏈將迎來0-1階段。
招商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1)手機:Q1出貨同比+1.5%,全年關注關稅、AI創新及國補對銷量的影響。25Q1全球/中國智能手機出貨同比+1.5%/3.3%,全球同比增長主要系需求回暖疊加爲應對關稅蘋果等品牌有提前備貨,而中國增速較高因國補有一定拉動,產業鏈預測2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延續弱復甦,但關稅帶來的影響仍需觀察。
蘋果表示並未看到關稅導致需求提前大幅釋放,通過提前備庫和供應鏈優化等使得Q2關稅影響很有限,招商證券認爲,iPhone產能在印度已佈局15-20%,通過與中國產能分段協作在未來有希望提升到30%,能較好覆蓋對美出口產能,因而蘋果iPhone等產品通過全球化佈局能最大化規避關稅,並關注WWDC大會AI創新;國內安卓品牌在北美銷量很低,而三星敞口較大,建議後續關注安卓品牌端格局的變化,同時關注國補、AI及光學創新等因素對於銷量的驅動。
2)PC/平板:Q1 PC出貨同比+4.9%,華爲發佈摺疊及鴻蒙PC,關注COMPUTEX大會AI PC新品發佈。Q1全球PC出貨量同比+4.9%至6320萬臺,主要係爲應對關稅有提前發貨,以及Win10換代和AI創新亦帶來一定拉動,產業鏈預計25年望延續溫和復甦但仍需觀察關稅影響;創新方面,聯想5月創新科技大會發布搭載天禧個人超級智能體的AI PC新品,同時關注5月下旬COMUTEX上的AI PC 新品發佈,預計AI PC 帶來的影響將在25-27年更爲顯著。此外,華爲發佈首款摺疊電腦MateBook Fold等多款搭載鴻蒙系統的電腦新品。
3)可穿戴:Q1 AI眼鏡出貨60萬同比+216%,影石創新發布X5全景相機引發關注。Q1AI眼鏡出貨60萬同比+216%,主要系Meta Rayban眼鏡推動,後幾個季度預計陸續會有新品上市,包括Meta Q3預計會發布多款不同功能和形態的AI眼鏡,以及小米/阿里/三星等十幾個品牌,產業鏈預計25全年銷量同比+135%至550萬臺;運動相機方面,影石創新發布旗艦級全景相機X5,發售後引發熱烈關注,並關注大疆近期新品發佈。
4)XR:Q1 VRMR需求仍顯疲軟,AR成長看點主要來自AI+AR類眼鏡。Q1 VRMR銷量同比-23%,下滑主因Vision Pro下滑,產業鏈預計25年VRMR行業處於銷量小年,全年銷量611萬臺同比-19.3%;而Q1 AR銷量同比基本持平,主因國內國補和海外市場依靠信息提示類AR眼鏡彌補了部分老牌AR頭盔停產停售帶來的銷量下滑,AR增長看點主要來自於AI+AR類眼鏡,下半年預計多款AR+AI 眼鏡上市或者改款,如影目GO2/Air3、逸文G1/G2,Meta AR、雷鳥X3、阿里AI+AR 眼鏡等,預計將帶來一定的增量,全年AR銷量同比增長30%至65萬臺。
5)智能家居:電視出貨Q1同比微增、Q2望延續,任天堂Switch新機望帶來換機需求。各品類需求延續分化。其中電視在國補政策延續與關稅風險下,Q1全球出貨同比+1.2%/平均尺寸同比+1.1",預計Q2 全球出貨增長1.1%,主要由國內市場拉動,但下半年市場缺乏利好支撐,預計全年TV 出貨負增長;任天堂Switch2 新機屏幕/手柄/性能等升級,望帶來新換機需求,將於6月5日發售,任天堂預測26財年1/2代銷量450/1500萬臺。
6)汽車:整車出口受關稅影響較小,關注智駕技術進展及高階智駕應用下沉趨勢,關注5月22日小米發佈會YU7相關信息。M4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11%環比-10%,總體表現良好,其中內需潛力加快釋放起到較好支撐作用;出口在外部環境變化下保持穩定,我們認爲關稅對國內整車影響不大。
Q1小鵬、理想、零跑銷量領先,小米YU7即將發佈。智駕方面,25年以來智駕技術持續突破並加速下沉,如比亞迪發佈天神之眼智駕系統、吉利推出浩瀚智駕系統、華爲發佈ADS4.0 系統等,此外地平線、禾賽/速騰等廠商亦加速新品迭代、擴大合作,通過芯片、激光雷達等核心領域助力智駕平權。
7)機器人:特斯拉Optimus進展順利,預計年底投入數千臺在工廠使用。伴隨特斯拉Optimus 人形機器人快速迭代,全球科技企業近年來紛紛加速佈局,25年將進入量產階段,特斯拉業績會表示Optimus 機器人項目進展良好,預計今年秋天開始到年底會有數千臺機器人在特斯拉工廠投入使用,預計29-30年年產量達到100萬臺。Figure更新寶馬真實工作場景,同時關注國內智元/宇樹/優必選/天工/衆擎等機器人企業積極佈局,以及華爲/小米/小鵬/比亞迪等大廠相關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