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露思,“掀桌”之後,徹底不裝了!
趙露思,這一次,真的撕了。
一向以甜美形象示人的她,近日卻在網絡上與經紀公司正面交鋒。
8月2日,她一連發布多條動態,直指公司對她種種不公待遇,言辭激烈,情緒激動,甚至放話“哪怕被封殺也不幹了”。
她表示,在自己因病無法履行代言合約期間,公司不僅沒有兌現當初的承諾,反而擅自從她的工作室扣款205萬作爲賠償金,且遲遲不肯歸還工作室的運營權。
她坦言,自己已經忍無可忍,不想再維繫那份表面的體面,也不想再僞裝下去。
她的發文迅速引發熱議。
有人心疼她被公司“壓榨”,也有人質疑她不該把私人糾紛搬上網絡,甚至借病炒作。
她的經紀人團隊也迅速回應,態度剋制,稱對趙露思的言論感到“震驚”,並強調雙方一直溝通順暢,關係良好,同時暗指她有意引導輿論風向。
但這番迴應並未真正迴應趙露思提出的實質性問題,更像是敷衍了事的公關話術。
趙露思不甘沉默,繼續發聲,直言與公司溝通如同“打在棉花上”,沒有迴應,沒有解決。
她還反諷公司迴應“很茶”,更在文中提及自己確診抑鬱症的相關信息,試圖爲自己辯護。
這一舉動,讓大衆再次將目光聚焦在她去年底因病住院引發的一系列風波上。
事實上,這場矛盾並非突如其來,而是積壓已久的爆發。
早在她因健康問題取消代言、賠償糾紛初現端倪時,粉絲就已經對經紀公司怨聲載道。
他們指出,公司不僅沒有爲她提供應有的資源支持,反而不斷消耗她的個人影響力,用來扶持新人。
更有粉絲爆料稱,趙露思的成名劇《傳聞中的陳芊芊》是她自己主動試鏡爭取來的,公司並沒有爲她提供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而公司方面則始終維持着“一切安好”的形象,聲稱與藝人溝通順暢,關係穩定。
但在趙露思看來,這種所謂的“溝通”,更像是形式化的應付,真正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
她曾在多個場合試圖與公司協商,但迴應的始終是空洞的官話,問題依舊擺在原地。
如今,她選擇撕開面具,直面矛盾。
然而,她所面對的,不只是經濟上的糾紛,還有公衆對她形象的質疑。
自從去年生病以來,她頻繁登上熱搜,引發網友反感。
不少人認爲她借病博同情,甚至懷疑她炒作。
而她此次公開與公司翻臉,加上提及抑鬱症等私密信息,再度觸動了公衆的敏感神經。
在娛樂圈這個名利場中,口碑和時機對一個藝人來說至關重要。
趙露思顯然錯失了最佳的公關時機。
她本可以在生病期間低調處理,爭取公衆的理解與支持,但她的一系列操作卻讓原本的同情逐漸轉化爲質疑。
如今她再以如此激烈的方式對剛公司,非但沒有贏得廣泛支持,反而讓她的形象再度陷入危機。
目前來看,她與經紀公司之間的矛盾,最終還需法律途徑來解決。
如果合同中有關於此類情況的約定,那麼按照條款執行是雙方都應遵守的原則。
而她將問題公開化,不僅無助於解決糾紛,反而讓自己陷入被動,成爲輿論的靶子。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不少藝人都曾與經紀公司發生過類似的糾紛,但大多數選擇私下解決,避免鬧上臺面。
趙露思之所以如此高調,或許是因爲她已對公司的態度徹底失望,也可能是因爲她意識到自己的事業已經陷入瓶頸,與其繼續妥協,不如放手一搏。
她的現狀並不樂觀。影視資源基本停滯,《許我耀眼》遲遲未能播出,年初參與的一檔綜藝也被叫停,代言也因病受損嚴重。
她曾在直播中無奈表示:“我也不知道爲什麼一直不播。”這番話背後,或許藏着她對事業前景的焦慮。
如今的她,似乎已經不再顧忌外界的看法,也不再試圖維持那份虛假的和諧。
她選擇公開攤牌,哪怕代價是口碑的進一步下滑,哪怕結果可能兩敗俱傷。
她似乎已經做好“魚死網破”的準備。
這場風波,註定會成爲她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未來如何,尚不可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趙露思,真的不裝了。她選擇了最激烈的方式,去面對最現實的困境。
或許,這正是她成長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