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護心情】水瀧媛妹/搓一條繩索渡河
「老闆娘、老闆娘!」九十二歲的婆婆大喊,失智的她認不得我,跟着看護如此稱呼。打不開電視,也進不了自己鎖住的房間,她慌亂無助,淚眼婆娑;翻箱倒櫃找到被她亂藏的遙控器,再解決門鎖小事後,望向笑容可掬又歉意連連的她,哭笑不得的我陷入沉思。
日治時期,婆婆那性格乖戾的養母是自卑的童養媳,養父在外另組家庭,重男輕女的養母便把配偶不忠的怒氣及惡毒言語全部潑灑在婆婆身上,成長在這樣的環境中,婆婆也複製了暗黑扭曲的性格,極度缺愛的她以強悍蠻橫態勢,操控着自身婚後的家庭。
初入夫家,對婆婆或命令或指示的諸多規矩總感無奈,對她的言下之意或弦外之音更是困惑難解,起伏不定的情緒波動更讓婚後的我陰霾籠罩。慶幸外子善解又體貼,始終與我一同站在正向陽光的方向。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的忙碌時光,可以短暫逃離冷漠冰凍的氛圍。不斷研讀家庭經營書籍並持續參與心靈成長課程,更讓我理解婆婆的童年陰影及破碎缺愛的受傷內在,耐心磨合與堅持毅力,終於看到她日漸增多的笑容,感受她逐漸和緩的情緒,彷彿冰川融化爲水,雖然一路冷冽,卻也帶來春天的氣息。
照顧長輩的晚年,所經歷,所感悟,正如作家簡媜所形容,是「預先搓一條繩索,引自己渡過生命長河」。失智後蛻變爲慈祥長者的婆婆,也如生命導師般時刻提醒熟齡的自己:屬於奉養父母最後一代的我們,除了盡責之外,要懂得珍惜當下、善待自己;留給子女錢財,不如在生活中給予子女和煦春風,纔有冬暖夏涼的晚年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