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管專員 地方盼中央授權靈活進用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13日參與行政院會,他建議針對長照的照顧管理專員應調整薪資、放寬進用條件等。(行政院提供/姜霏桃園傳真)
行政院會13日針對長照2.0階段性成果與未來展望進行討論,相較於2016年,2024年人力成長近4倍達10萬人,與會的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照顧管理專員因高度工作壓力、薪資缺乏競爭力,導致人才流失,進用率逐年下滑,從2022年90%降至2024年77.6%,建議中央授權地方政府進用。
根據衛福部「長照2.0階段性成果與未來展望」報告,相較於2016年,2024年長照經費成長爲18.7倍達926億元,人力成長近4倍達10萬人,服務人數成長爲8.4倍達75.6萬人,據點成長20.9倍達1萬5000處、服務效率(出院後接受長照服務)縮短13倍爲4天。
蘇俊賓指出,過去每位照顧管理專員需服務250至300案,如今已增加到400至600案,照管專員起薪爲3萬3000元,最高僅5萬760元,在長照3.0計劃中應該有檢討的空間。目前規定照管專員須具備2年相關工作經驗,導致許多畢業生無法立即投入,建議相關科系畢業生完成一定程度訓練即可上任,並授權地方政府更靈活設定進用資格。
長照3.0預計明年上路,衛福部昨說明目標包含患者出院後長照服務零時差、持續擴增照顧據點,並推動「10分鐘照顧圈」,讓民衆的照顧服務需求在開車10分鐘內就能被滿足,也力拚醫療長照整合及擴大照護對象等,最後達成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三大目標。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長照3.0重要目標有4個,首先是「10分鐘照顧圈」,讓民衆在車程10分鐘內獲得有效服務,須搭配據點大量擴增。第2力拚「離院後長照服務零時差」,現已從51.9天縮短至4天,未來盼達「-1天」。
第3將推動「醫照」整合,納入大家醫計劃,第4爲擴大服務人數,當前長照服務範圍爲65歲以上失能者、55歲以上原住民與身心障礙者等,考量中風年輕化現象,未來年輕中風者也納入,並引入復能。
蘇俊賓建議長照3.0體系的推動應善用在地資源與志工網絡,如環保志工、社區巡守隊及文化志工等,延緩長者進入重度照護階段,推動在地安老與健康老化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