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豐金、中信金 配息添動能
繼兆豐金後,中信金旗下的銀行,今年法定盈餘公積可望超越股本,將打破現行現金股息上繳母金控15%限制。路透
繼兆豐金(2886)後,中信金旗下的銀行,今年法定盈餘公積可望超越股本,將打破現行現金股息上繳母金控15%限制,法人認爲,此舉將有利兩金控明年配息空間,拉高現金殖利率,也爲未來併購準備更多銀彈。
據瞭解,中信金日前在法人場法說會上釋利多,指出子公司中信銀今年底有望讓法定盈餘公積一舉超過股本。法人認爲,此舉將提升中信金明年配息空間,拉高現金殖利率,同時讓目前正在進行中的三商美邦人壽出售案,更添想像空間。
依《銀行法》規定,當銀行法定盈餘公積未達資本總額(股本)時,現金股息發放上限爲資本總額的15%;一旦超過,則免受限制。
上市金控子銀行中,目前僅兆豐銀達標,中信銀若順利跨越,將成爲第二家;若放眼全體銀行,上海商銀也具相同條件,過去也曾因此申請多配股息。
據半年報,中信銀6月底法定盈餘公積1,545億元,股本1,713億元,差距僅168億元。法人推估,只要全年稅後純益突破560億元,並依規定提存三成入法定盈餘公積,年底可正式超標,現金股息上繳彈性全面鬆綁。
法人指出,中信銀前八月稅後純益371.75億元,若照此步調,全年達標機率高。屆時中信金將有更大現金股息來源,有助增加明年配息空間;對小股東而言,現金殖利率看漲,也可望帶動股價表現。
2025年中信金配發452億元現金股利,中信銀僅上繳267億元,中信銀盈餘配發率54%;若法定盈餘公積突破股本,2026年上繳比例有望進一步拉高。
市場更關注的是「併購效應」。當中信銀上繳更多股息給母金控,將讓母金控「現金多多」,有助增加對外併購銀彈。
一般金控若要併購,通常須舉債或發特別股,容易墊高雙重槓桿比壓力。中信金7月底雙重槓桿比是125.4%居13家金控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