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長任六中黨支部書記、校長,上任首日深入科研組調研指導

張雲長校長深入科研組調研指導

教育是一場靜待花開的修行,而科研組正是滋養智慧的沃土。

3月19日,是張雲長同志走馬上任忻州市第六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的第一天,他高效快捷地進入工作狀態。當天下午,張校長在副校長郝龍胤、辦公室主任孫啓明、科研處主任董奇英的陪同下深入科研組進行調研,與參與科研活動的老師們展開了一場“崇德明禮、啓智潤心”的深度對話。從課堂創新到管理智慧,從政策落地到心靈滋養,這場科研之旅,讓教育的溫度與深度悄然交織。

此次調研活動旨在通過面對面的交流與溝通,深入瞭解老師們在日常教學中的實際情況和困難,積極探討解決方案,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動力。

高維度看問題

張校長在道法組,以高屋建瓴的視角,鼓勵老師們跳出日常教學的侷限,從更高的維度審視教育問題。他強調,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價值觀的塑造和人格的培育。張校長與老師們共同探討道法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應用,舉例說明廣場舞擾民應如何維權等課堂上容易產生的教學問題,他繪聲繪色,信手拈來的事例帶給思政課堂深刻的思考。

用“數學思維”解生活之題

張校長用自己的孩子的學習經歷說明數學思維培養的重要性,希望數學老師注重通過應用題、幾何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重視思維的拓展。他指出“只有當數學走出課本,與柴米油鹽相遇,公式纔有了溫度。”張校長鼓勵每位教師都要成爲教育的創新者,將學科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探索中成長。

工作生活兩相融

張校長深入語文科研組向辛勤耕耘在教學一線的老師們致以誠摯慰問,詳細瞭解教學進度與生活需求,並圍繞“工作與生活和諧共生”展開座談。張校長強調教師是教育的根基,唯有身心健康、張弛有度,方能以飽滿熱忱培育時代新人。希望大家在傾注教育熱情的同時,也要學會爲心靈留白,讓生活與事業共綻芳華。

啓迪心靈,讓教育“雙向奔赴”

英語不是藏在課本里的密碼,而是與世界對話的橋樑!在今天的英語組教研會上,張校長語重心長地提出——英語要大聲讀。這一倡議不僅點燃了老師們的討論熱情,更讓英語教學從沉默書寫走向聲音的綻放。

讓“真問題”催生“活課程”

張校長在綜合組教研時強調老師要敢於打破常規,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讓“真問題”成爲課程設計的靈感源泉。他提出,課程不應僅僅是教材的複製,而應是師生共同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通過引導學生髮現生活中問題,並嘗試用所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使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爲了實現這一目標,張校長建議老師們要善於觀察學生的日常生活,從中捕捉那些能夠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探究慾望。

教育是優化

張校長親切詢問化學學科的教學進度及實驗的開展情況,叮囑大家一定要注意實驗安全。張校長強調教育是優化的過程,最終要達到明理通透。而優化離不開反思與調整。張校長鼓勵所有科研組,不僅要敢於創新,更要勇於自我審視,將每一次教研活動視爲一次自我提升的契機。他提出,教育不應是一成不變的模板,而應是因材施教、靈活多變的藝術。

馬育良駒騁千里,山河吐綠笑“春分”。此次活動加深了校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瞭解,不僅讓老師們感受到了張校長的教育情懷,也體會到他對大家的勉勵和鞭策,更讓大家對於未來的教育之路充滿了信心與期待。張雲長校長的精準指導,無疑爲學校的教育發展指明瞭方向,也爲全體老師的教學創新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來源:忻州市第六中學